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30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文化传统,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甚至法律制度都植根于其文化传统之中,本文从律师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司法公正的价值取向,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打官司与打“关系”等方面分析了文化传统对司法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挽救目渐衰败的正义观念和城邦,柏拉图在形而上构建出了他的鸟托邦式的“理想国”。理想国中的正义是以正义理念为蓝本的城邦正义和个人正义,其核心是等级统治下的和谐有序。在这种正义观指导下建立的城邦能很好地维护“集体利益”,但其中的阶级特权与哲学王的统治为施行极权主义政治统治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3.
公正清廉的涵义决定公正清廉的要求。其要求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不徇私请、秉公执法执纪的品格;培养严以律己、清廉为政的风尚。  相似文献   
4.
正义问题已成为现代人类生活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的主导性目的在于从休谟对正义问题的阐释出发,论述休谟视野中的正义的根本特征。文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休谟的文本为依据,梳理休谟对正义的规定性的哲学阐释;第二部分从休谟的论述出发,结合亚里士多德和密尔的相关论述,对正义的本质特征做出一个尝试性的描述和勾勒。  相似文献   
5.
从有利于人们在实践中追求和实现社会正义的目的出发.可以将社会正义的构造理解为过程构造与逻辑构造的统一。这样分析有助于人们在实现社会正义的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人们重视实现社会正义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6.
陪审制度是吸纳社会公众参与审判、分享审判权的司法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由于我国陪审制度本身存在的诸如缺乏法律依据、适用范围不明确等问题,现代的陪审制在司法改革的背景下正处于低谷。为了更好地发挥陪审制的作用,促进司法公正,必须对立法依据、适用范围等问题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7.
制度蕴含着道德,制度决定着道德,制度伦理优先于个人道德,法制保障着道德。制度对于道德的制约性,决定了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必须把法制建设作为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以确保道德建设在良好的法制氛围中进行。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作为对生效裁判错误救济的审判监督程序,在纠正错案、维护司法公正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却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其功能的充分发挥。在我国刑事再审制度中主要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名称不准确、再审理念冲突、再审理由缺乏操作性、启动主体行政化、再审期限不合理、审查程序不规范、原审法院再审不公正和再审加刑等,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分析,为完善我国刑事再审制度做好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9.
罗尔斯的正义论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制度正义、社会公正的建设有重大启发意义。现代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社会正义的缺失,正义论的思想无疑会给我们重建社会正义提供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普通程序简化审以不突破现有法律寻求合法性,同时由于建立在被告人认罪的基础上,且有利于司法资源的合理配置,从整体上实现正义,而具有公正性的基础。但目前对该项改革的公正性的程序保障不足,应赋予被告人知悉权。获得律师帮助权及设立其它程序保障被告人对普通程序简化审的选择,是合法、自愿、明智的,且其认罪、选择必须得到中立法官的审查确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