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效立体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广应用高效立体种植技术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介绍了高效立体种植技术的种植模式和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2.
陈国华  秦泰毓 《江西科学》1993,11(2):106-110
鄱阳湖圩区的低洼农田,种植水稻的经济效益不高.笔者在恒湖垦殖场的低洼农田试行改种稻为种莲、莲田养鱼、莲一稻套作等利用方式,并分析了1983—1990年间几种不同利用方式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低洼农田种差比种稻的生产投入低11.3%,而产值高19.2%;莲田养鱼和莲一稻套作的经济效益又明显优于单一种莲.  相似文献   
3.
麦套烟生产既能提高复种指数,又可解决轮作换茬和粮烟争地的矛盾,提高土地利用率。本文简要介绍了麦套烟生产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玉米套种红板油椒的增产原理,详细介绍了玉米套种红板油椒的种植形式、播前准备、育苗、苗期管理技术、田间管理技术、采收和晒干工序。  相似文献   
5.
福建花岗岩地区坡度和坡长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长汀、安溪、南安等地的试验资料,就坡度和坡长对土壤侵蚀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在20~30°的坡地区间,土壤侵蚀最严重,是山地生态脆弱地带,并从理论上论证了坡地侵蚀的坡度极限为27.6°。建议在较陡坡上用草带间作和山边沟替代梯田。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和阐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林分保留木、套种树种和自然更新树种生长的影响。【方法】2005年1月,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12年生马尾松人工林进行5种不同强度(0%,20%,30%,40%和50%)间伐后,套种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和润楠(Machilus pingii)3个乡土阔叶树种,每种强度设3次重复,每个套种树种密度均为120株/hm^2,2013年8月对所有样地(共15个,每个样地面积为600m^2)的马尾松保留木、套种树种和自然更新至乔木层的树种进行每木调查,记录种名、胸径和树高等。【结果】间伐处理8年后,不同间伐处理间林分保留木的平均胸径、树高和蓄积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胸径:P〈0.001,树高:P=0.001,蓄积量:P=0.008);林分平均胸径和树高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林分蓄积量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减少。间伐促进了3个套种树种幼树的生长,但不同树种间存在差异;米老排在50%间伐林分下生长最优,而红锥和润楠以40%间伐林分较优,前者的生长速率明显高于后者。间伐显著的提高了自然更新至乔木层的林木株数,与对照处理(100±25株/hm^2)相比,20%,30%,40%和50%间伐林分分别是对照处理的8.72倍、11.22倍、11.06倍和13.78倍;间伐显著提高了自然更新林木的树高生长,而胸径生长差异不显著。【结论】从人工林木材生产、套种树种生长和自然更新树种生长情况分析,采用30%或40%的间伐强度和套种优质乡土阔叶树是马尾松纯林近自然化改造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从多项式型混合函数出发 ,通过数学变换 ,文章构造了一类混合函数 -混合函数类 ,进一步研究了 [n/n]型有理混合函数 ,然后综合利用多项式型及 [n/n]型有理混合函数 ,讨论了多种不同插值条件下曲面的生成途径 ,给出了一类新型有理曲面的造型方法 ,并结合实例得到了可视化结果  相似文献   
8.
在冀东北两茬积温不足地区,以两茬作物持续高产高效为目标,利用农业生态学原理,采用定点、单项、组合优化和示范重演等方法,通过作物种植模式的改良,提高环境资源的转化率及系统生产率。经过3a的研究,提出了以两茬套种持续高产高效为特点的种植模式。与当地习惯的带田套种和两茬复种比较,生育期间积温增加346.2~384.9℃,光能利用率分别提高0.31%和0.14%,产量分别提高31.0%和19.0%。产值分别增加27.80%和13.65%,为该区“两高一优”农业的建设提供了栽培管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山西省15个试验站点进行了灌溉试验研究,总结了各区域适宜的作物组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炼山和套种绿肥对桉树人工林林下植物和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阐明炼山和套种绿肥条件下桉树人工林林下植物与土壤C、N、P的作用关系。【方法】在凭祥市热带林业实验中心青山试验场测定炼山和套种绿肥(山毛豆)处理下的桉树人工林林下植物与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桉树人工林林下植物灌上(灌木层地上部分)有机碳、全氮含量最高,全磷含量最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随土壤层次的加深而递减,而土壤全磷则呈表层土的含量最高,随后减少再逐渐回升的趋势。炼山处理降低了林下植物中的有机碳、全氮含量,尤其是草上(草本层地上部分)和灌上(P0.05),却提高灌下(灌木层地下部分)的全磷含量(P0.05);炼山降低0~60cm土层的有机碳及全磷含量,降低0~10cm土层的全氮含量,提高10~60cm土层的全氮含量。套种绿肥后,林下植物有机碳含量降低,灌木层的全氮含量提高;显著降低草本层的全磷含量,而显著提高灌上的全磷含量;显著降低0~10cm的土壤有机碳及全磷含量(P0.05),小幅度降低0~10cm、10~20cm土层的全氮含量(P0.05)。炼山+套种绿肥处理,土壤表层0~10cm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显著提高,林下植物草上全氮和全磷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单一的炼山或套种绿肥处理恰好相反。炼山提高林下植物生态化学计量比值,却降低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值;套种绿肥总体上提高林下植物的N∶P和C∶P,降低林下植物的C∶N和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值;炼山+套种绿肥对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影响显著,总体降低林下植物的生态化学计量比,尤其是草上及灌上组分(P0.05)。林下草本和灌木层植物的地上部分与土壤的生态化学计量比呈负相关关系。【结论】炼山和套种绿肥对桉树人工林林下植物与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有显著影响,炼山+套种绿肥比单一处理的方式更有利于提高土壤表层0~10cm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以及林下草本植物地上部分全氮和全磷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