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沃勒斯坦所奠基的世界体系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流派之一,它“修正”了经典马克思主义学说,以折衷的方式继承了马克思和卢森堡的资本积累论、卢森堡和列宁等的剩余价值论、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帝国主义论以及马克思和卢森堡的历史趋势论。沃勒斯坦的这一继承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传统,解构了自由贸易学说,强调世界经济的整体性,重新阐释了资本主义及其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2.
赵皎珏 《科技信息》2013,(5):230-230
Confucius school has been labeled as transmit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been widely accepted in globalization.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interpret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and soft power of Confucius schoo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state and to deny Chinese imperialism by constructing Confucius school in the world.  相似文献   
3.
《简爱》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富有激情、幻想、反抗、坚持不懈精神以及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的主人公的美好形象。但是随着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发展,作品中的"疯女人"也逐渐受到关注。"疯女人"被设定为一个沉默的主体、丧失话语权的他者,这充分彰显了一种帝国主义有预谋的知识暴力的意识形态。本文在后殖民主义视角下对《简爱》进行重新解读,旨在挖掘隐藏在作品内部的帝国主义话语,进而认识帝国主义意识形态在文学作品中的渗透。  相似文献   
4.
技术衍生文化。现代信息技术所支撑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生存方式为全球文化整合和世界文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将产生的世界文化超越了专家学者以往所论述的欧美中心论、民族中心论、文明冲突论的内涵,它是多元文化并存的、动态的、整合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5.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深刻影响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帝国主义为了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一方面极力维护中国的封建剥削制度,使之成为控制中国社会的支柱;另一方面则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予以打击。帝国主义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以及对中国的残酷掠夺,严重摧残和压抑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东西方价值文明的冲突,现代性话语下后现代主义的"幽灵般在场",使全球文化运行呈现断裂性场景转变。重新缝补被撕毁的民族文化,重新审视多元文明下的文化霸权,重新"结构"起全球公民文化或大众文化。不管是续说后现代还是"重写现代性",都必须把对文化安全的考察放置于"帝国"的宏大叙事中,着眼于帝国所操控的细小角落里,而不是淹没在虚无主义文化需求的泡沫之中。  相似文献   
7.
美国不仅是一个超级政治大国、军事大国和经济大国,也是一个超级传媒大国、文化传播大国。新世纪初美国先后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西方传媒开始松动,终于出现不同声音。但是,美国传媒仍然在当今全球新闻传播格局、文化传播格局和世界舆论格局中占据着主导甚至垄断地位,其帝国主义性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8.
宋教仁对帝国主义的侵略特点和战争本质都有深刻的新认识。他在20世纪初敏锐地预见到国际战略格局的新变化,认为日、关、英等国在亚太地区的激烈争夺,必然导致日美之间的战争;同时剖析了欧洲德、奥、意“三国同盟”与英、法、俄“三国协约”的形成与矛盾的尖锐化,认为这必将导致世界大战的爆发。他提出,中国应该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配合世界性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新潮流,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  相似文献   
9.
网络文化在文化帝国主义中的作用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网络文化构成及文化本质文化表现特性及其影响作用的分析,以及其与文化帝国主义所具备的隐性和显性关联,以科学分析网络文化在文化帝国主义中所起的作用,以警示高校中喜爱网络文学的大学生,并提出相应对策,以确保我们的网络文化具备自己的民族特色,符合“三个代表”要求,更好地服务于“两个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后殖民理论在中国研究三十年,但后殖民文学的概念与内涵却较为含糊。后殖民概念的发展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之间密切关联,因此后殖民文学的发展与殖民文学、殖民主义文学之间具有强烈的承继关系和解构意识。后殖民文学应该被看做是萨义德为首的后殖民批评家以后殖民理论观照西方自扩张时期至今的文本,并进行的西方中心主义批判,及阿什克罗夫发展自"英联邦文学"研究的跨民族、跨区域的梳理殖民文化遗产的文学与文化关系研究。对后殖民文学名与实的重新辨析将有助于我们在教学与科研中有效地选择文本和阐释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