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29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人工林林下植被及桉树林生态问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较全面地评述了国内外开展人工林植被及桉树林生态问题的研究概况,对林下植被与人工林经营管理的关系、植物多样性及桉树林经营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出了扼要的总结.  相似文献   
2.
崔凯  黄中艺  李立硕 《广西科学》2018,25(6):721-727
【目的】生物质热解可生成生物半焦及生物油,生物半焦可进一步气化生成高附加值的含氢的合成气,但生物半焦的反应性对气化反应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Fe(NO_3)_3在热解过程中对桉木半焦反应性的影响对制备高反应性生物半焦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浸渍法将桉木负载不同浓度的Fe(NO_3)_3溶液中,考察Fe~(3+)催化对热解半焦燃烧反应性的影响。【结果】Fe(NO_3)_3催化可明显提高桉木热解半焦的反应性,随着Fe(NO_3)_3浓度由0.17 mol·L~(-1)增加到0.35 mol·L~(-1),半焦的反应性由0.03 min~(-1)增加到0.06 min~(-1),其Laman散射峰强度增大,半焦结构的d_(002)间距由催化前的0.341 nm增至0.382 nm。热解温度由600℃升到800℃时,半焦的反应性下降。【结论】采用硝酸铁催化热解桉木粉可制备出高反应性桉木半焦,450℃下测定的半焦与O_2的燃烧反应活性增大,随着热解温度升高,桉木半焦的反应性下降。  相似文献   
3.
针对重庆林业发展战略和按树引种生产现状,提出了重庆西部发展速生按树人工林的有利自然资源、引种培育与规划设计、分类经营与定向培育等可持续性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树体养分(N、P、K)的质量含量是否受空间距离的影响,以便为林地养分管理和种植密度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研究了2种空间距离(株行距1.5 m×2.5 m和1.5 m×5.0 m)下桉树(刚果12号W5无性系)单株树木的生长和树体各器官N、P、K质量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空间距离增大了一倍,胸径、高和生物量明显增加;除了叶部P、K和皮部K外,其他树体器官的N、P、K质量含量均有所增加;在树体养分N、P、K的平均质量含量中,N的质量含量增加值最大,且这种增加值主要来自干部的质量含量;空间距离对N、P养分的质量含量的影响较大.因此认为合理确定种植密度对林地养分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广州市白洞水库和吊钟水库作为实验样区,研究分析水库库区桉树轮伐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研究基于遥感数据对库区桉树轮伐区的植被覆盖度、土壤侵蚀模数以及水土保持作用系数进行反演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库区桉树林的轮伐行为将导致植被覆盖度从0.8~0.9下降到0.2~0.3;土壤侵蚀模数从2 000~3 000 t/km2上升到8 000~13 000 t/km2,水土保持作用系数从0.7~0.8下降到0.3~0.5;扰动期长达11个月;产生较严重的水土流失影响.  相似文献   
6.
桉树人工林区水体泛黑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桉树人工林区水体突发性泛黑的形成机理,参考国内外关于缺氧性黑水事件的主要研究成果,重点从桉树人工林区泛黑现象的表征,致黑物质特性及来源,水体突发性泛黑的驱动因素,模拟预测及适应性调控等5个方面,讨论了桉树林区水体泛黑机理的研究进展。研究认为,桉树人工林区的黑水是一种出现在林区洼地、溪流、水库等不同规模水体的颜色如墨的水,其致黑物质主要为桉树茎叶残体浸出液富含黑色溶解性有机碳(DOC)、单宁酸等,单宁酸与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的黑色络合物,以及当水体缺氧时形成的黑色金属硫化物。气象条件骤变,水文情势突变,沉积物的累积与运移等因素驱动了水体泛黑:对受水温分层结构影响的大中型水库等深水水体而言,致黑物质累积在水体底层,当气温骤降,水温分层结构失稳,水体内部多种化学反应及物质的运移过程发生变化,此时水体变黑。水文情势突变时,以潜流形式进入水库的径流将林区大量DOC、植物残渣、泥沙携带进入水体,导致水体泛黑。沉积物中微生物分解及氮、磷等的释放加重了水体底部缺氧,为致黑物质形成创造了环境。为了更好地预测和调控黑水,建立黑水运移模拟模型及对黑水进行适应性调控也尤为重要。目前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小规模水体(如溪流、河道等),而对会发生分层现象的大规模水体(如深水湖库等)的黑水发生机理仍不完全明晰,流域层面上的黑水模拟与预测还需进一步研究,桉树人工林区水库泛黑机理研究是未来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树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重要器官,叶面积与其生物量是树木参与生理过程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树木的生物学结构。研究通过对昆明地区干湿两季与不同叶龄的桉叶采样与测量,利用Image J软件分别对干季和湿季的叶面积与生物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湿季和干季对桉叶面积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湿季对一年生桉叶面积的影响较大;生物量对干季与湿季的响应也呈现出明显的不同。该研究可为桉树的生理特征与物候规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桉树产业发展研究文献的梳理,阐述了目前发展桉树人工速丰林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林业产业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归纳出了衡量桉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Internet security problems remain a major challenge with many security concerns such as Internet worms, spam, and phishing attacks. Botnets, well-organized distributed network attacks, consist of a large number of bots that generate huge volumes of spam or launch 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DDoS) attacks on victim hosts. New emerging botnet attacks degrade the status of Internet security further. To address these problems, a practical collaborative network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is proposed with an effective collaborative Unified Threat Management (UTM) and traffic probers. A distributed security overlay network with a centralized security center leverages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 used in the UTMs collaborative module and connects them virtually to exchange network events and security rules. Security functions for the UTM are retrofitted to share security rule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cloud-based security center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ensic analysis. We propose using cloud storage to keep collected traffic data and then processing it with cloud computing platforms to find the malicious attacks. As a practical example, phishing attack forensic analysis is presented and the required computing and storage resources are evaluated based on real trace data. The cloud-based security center can instruct each collaborative UTM and prober to collect events and raw traffic, send them back for deep analysis, and generate new security rules. These new security rules are enforced by collaborative UTM and the feedback events of such rules are returned to the security center. By this type of close-loop control, the collaborative network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can identify and address new distributed attacks more quickly and effectively.  相似文献   
10.
桉木浆纤维多孔结构的分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低温氮吸附法测量了桉木浆纤维的内部孔隙结构。结果表明,桉木浆纤维表面密布孔洞,孔隙分布以中孔为主,有一定量的大孔,微孔数量有限。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也证实这一点。在低温氮吸附实验的基础上,把分形理论用于分析桉木浆纤维的孔结构,发现桉木浆纤维具有分形特征,其分形维数为2.82,分维数接近3,说明植物纤维表面较为粗糙,是密布孔洞。桉木浆纤维分形维数与其保水值等宏观性质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