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从文化背景、精神意向、人生态度、思维方式等方面,对儒家文化与基督文化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试图对这两种文化分别进行扬弃与整合。  相似文献   
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范例,通过孔子和四个弟子的谈话,渗透了儒家的"仁""礼"思想.四人中独有曾皙的观点备受孔子赞美,这是一个很有趣味又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试图从儒家思想和孔子的现实处境两个方面去剖析这一原因,找到问题的根源.  相似文献   
3.
从儒家典籍看孔子的音乐道德美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论语》对儒家典智中的音乐美学思想的总结来分析孔子的音乐道德美学观。通过考察孔子的言论进而归纳出三个方面的内容,可知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中强调了审美与情感、道德的结合,是儒家“乐感文化”的开端。  相似文献   
4.
论周作人的隐逸倾向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作人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个复杂的存在,他曾经有过近似"隐逸"的经历,在他的作品中也流露出一种"隐逸"的理想和精神。周作人的这种隐逸倾向影响了同时代甚至当代作家的创作,因此探讨周作人的"隐逸"是有必要的,也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重农抑商”,是中国两千多年专制社会一个既定政策,史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用力甚多。传统观点认为是儒家的主张,如果笼统地说,也不错,因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人们一言以蔽之日:儒学。但如果认真分析,其实不尽然。先秦的原始儒家是不主张“重农抑商”的,“重农抑商”是法家的主张,只是到秦汉以后,随着土地兼并愈演愈烈,而土地兼并的主体又由官僚地主为主逐渐转变为以商人地主为主,“重农抑商”这一法家的主张便被儒家承接过来。  相似文献   
6.
儒学既重人文,又尊理性,是高扬人文理性的哲学。儒学的这种品格是儒学思想长期发展的产物,它已经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和社会生活中积淀下来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正确看待这一传统,发掘儒学的这种文化内涵、道德伦理,必然成为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7.
儒家思想以其丰富的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主导地位,但它对中国足球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儒家思想对中国足球发展的不利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为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东汉末年三国初期,天下扰乱。士燮统治交趾期间,社会稳定,政治清明,崇文重教,中原士人纷纷前往避难,一时之间,交趾人文荟萃,文风鼎盛,有力地促进了儒学在交趾地区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儒家思想以其丰富的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主导地位,但它对中国足球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儒家思想对中国足球发展的不利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为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朱陆之争不仅反映了宋明理学的发展脉络,而且推动了理学自身的演进,可以作为解读清代前期理学走势的一条主线。朱陆之争在学术和政治两个层面影响和推动了清代前期理学的演进。在学术层面,将理学由“尊德性”转向“道问学”,使“道问学”成为清代理学发展的基本方向;在政治层面,对王学的政治伦理批判深刻影响了清朝意识形态的确立。清代前期是理学继续发展的时期,理学主要围绕关于朱陆异同问题的考证向着“道问学”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