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巴赫金狂欢理论与陈白尘喜剧的内在关系,探究陈白尘喜剧蕴含的狂欢化的诸多因素,提出陈白尘喜剧的狂欢化色彩是审美主体在特定的社会政治语境中,对中外狂欢体民间文学与文人喜剧创作的狂欢性的继承与创新,它蕴涵着鲜明的现代性与民族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一些人认为《阿Q正传》是悲剧的观点,明确认定《阿Q正传》是喜剧性质的,并对其喜剧性进行探讨,结合鲁迅先生创作动机,从作品的艺术风格和阿Q这个人物本身分析该作品的喜剧性以及用喜剧创作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英国文学中,对于亨利·菲尔丁的《约瑟夫·安德鲁传》小说艺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说的现实主义特征方面,而对于这部作品在小说创作艺术上的创新与突破却缺乏深入的探讨。本文系统地分析了这部小说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小说的“史诗”风格和“喜剧”特色。这既是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同时也是对菲尔丁小说创作艺术伟大创新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深入研究了特定的抗日民俗生活场域中东北作家群的作品,指出: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社会畸形而扭曲,有许多荒谬的事物具有明显的悖理逻辑;荒谬否定了理性,否定了客观规律;许多不协调和失衡现象往往令人产生滑稽感;东北人往往异化为非人,异化为动物,或者说人沦落为动物,人物形象具有了变形性,这些因素导致了东北作家群的创作具有了喜剧性。  相似文献   
5.
国产情景喜剧蓬勃发展,但是在情景喜剧市场表面繁荣的背景下面,仍存在很多问题,集中表现在两方面:国产情景喜剧的创作局限和情景喜剧市场的不完整。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必须走出认识误区,消除制作盲点,充分调动各种幽默手段,提高创作质量;同时还要着力搭建稳定的播出平台,大力建构完备的产业链条,使之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戏剧对悲剧和喜剧不做截然的判分,多数喜剧剧本的构成要素以悲剧为主,只是在结局作喜剧处理。喜剧收束不能淡化全剧伤感压抑,悲剧结局也会有善恶果报的补偿。西方悲剧的主旨在于创造剧场气氛,所以它更多追求演剧的震撼效果,考问观众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考验观众的心理承受力。中西戏剧的差异在于对文化的不同理解,中国文化崇尚“中和“,而西方文化追求“崇高“。  相似文献   
7.
情境喜剧作为一种重要的电视节目类型,其文本的叙事方式有着不同于电视连续线性叙事的特点,通过对我国几部典型的情境喜剧的叙事结构分析,揭示其环形往复的叙事结构。这种叙事结构使得情境喜剧中的矛盾冲突自生发激化之后得趴消解,而实现对稳定叙事情境的回归,此种回归在赋予受众的平等话语身份时,是现实多方合力之下的一种迂回策略,以最终达到情境喜剧对社会规范的规循、强调。  相似文献   
8.
喜剧精神在于要冲破一切僵化的、压抑人性的陈旧事物的束缚,追求自由,追求愉快。在当今世界上,喜剧精神越来越胜过悲剧精神,199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意大利喜剧家达里奥·福,是颇有象征意味的。达里奥·福的喜剧精神实质上是一种追求民主,追求自由的精神。数十年来,他始终把戏剧当作反映和参加现实斗争,揭露黑暗,针砭时弊的手段,同时他的喜剧也带给了广大民众轻松愉快的享受和生存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在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的诗学体系与文学创作中,视觉元素居于重要的位置。其表现形式除引用具体的画家、画作之外,还包括:基于日常细致入微的观察,在小说文本中表现精妙而丰富的色彩;依托色彩创造具有视觉可信度的画面意象,扩充读者的视觉想象,并赋予画面一定的叙事功能。无论是色彩性还是画面性,其根源都在于视觉感官。纳博科夫不仅在文学批评中呼吁将经典文学作品视觉化加以把握,更将视知觉摆到自己笔下人物生命进程的头等位置,甚至赋予它超验的意味,沟通人物的此在与"彼岸世界"。藉此,他在小说叙事中构建起一个视觉王国。  相似文献   
10.
论《傲慢与偏见》的喜剧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斯丁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既是一部用小说形式写成的典型喜剧,又是一种喜剧美的表现形态,其作品的喜剧美学特征具体表现在人物性格的自相矛盾、喜剧冲突的无害性和喜剧人物思想认识上的“不知”等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