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7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291篇
系统科学   385篇
丛书文集   142篇
教育与普及   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24篇
综合类   4818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261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294篇
  2011年   302篇
  2010年   243篇
  2009年   277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354篇
  2006年   289篇
  2005年   312篇
  2004年   270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铅在土壤-玉米-大气中的迁移转化行为,以某电解铅厂周边农田土壤和玉米为研究对象,采集距排烟口50 m、110 m、300 m、500 m、700 m、900 m和3 000 m处的土壤和玉米样品,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AA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分别测定土壤、玉米和大气样品的铅含量和同位素比值。结果表明:电解铅厂周边的玉米均受到铅的污染,玉米根中的铅主要来自土壤,籽粒中的铅很有可能大部分来自大气,少部分来自土壤,茎中的铅很可能来自土壤而不是叶面传输;籽粒中的铅与叶片中的铅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相关方程为y=-0.0002x~2+0.0461x-0.4643,R=0.966 7。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径向井排系统对裂缝的影响,明确水力裂缝的扩展规律,利用扩展有限元理论建立了流固耦合三维裂缝扩展模型,模拟了受径向井排引导的水力裂缝扩展过程。重点分析了3种影响因素(径向井排方位角、水平地应力差、径向井孔径)对水力裂缝的引导机理。首次提出了"引导因子"的概念,并将其作为有效评价径向井排引导效果的量化参数。研究发现,径向井方位角、水平地应力差、径向井井径会对水力裂缝的引导效果产生影响:较小的径向井方位角、水平地应力差以及较大的井径都使径向井排具有较强的引导能力和较好的引导效果,反之亦然。同时,较大井径对增加水力裂缝宽度有明显作用。最后,利用大尺寸真三轴水力压裂模拟试验证实了数值模拟结果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低快拍条件下相干信号波束形成问题,提出一种单快拍相干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首先,构造Duvall特征消除器滤除阵列接收信号中的期望信号,再利用空间平滑方法解相关。然后,依据Hung Tuner算法对平滑后的协方差矩阵进行Gram Schmidt正交化,快速重构干扰信号子空间。最后,将静态权矢量在干扰子空间内的正交投影作为波束形成最优权矢量。该算法可有效避免协方差矩阵求逆和特征分解造成的复杂计算,且能降低由于期望信号泄露造成的子空间估计误差,在单快拍条件下性能良好。仿真分析验证了算法的优越性和理论分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以复杂电磁环境下双隐身飞机自卫相参干扰对抗单脉冲雷达为研究背景,针对单脉冲雷达角欺骗问题,提出了远距离多假目标干扰下双隐身飞机自卫相参干扰模型。首先构建双隐身飞机姿态敏感性模型,提取即时雷达散射截面序列,依据目标回波与干扰信号对应关系,建立复合等效信干比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脱靶与有效干扰最小即时距离对双机干扰模式下雷达角跟踪误差形成评判指标。仿真表明,该组网干扰模式使雷达角跟踪误差提高696.49倍,比单一干扰模式使单脉冲雷达角跟踪误差平均提高1.07倍,检验了组网复合相参干扰样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电路特性的PSpice仿真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PSpice仿真软件的两种仿真方法,分析了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的性能,比较了这两种仿真分析方法各自的优点.电路仿真实验表明,熟练掌握数种电路仿真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仿真方法对电路分析具有实际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峭度的组分分析方法用来解析重叠峰.其优点是半盲源分离,即只要确定出重叠峰所含组分的数目,就能从混合波谱中分离出纯组分谱.采用CABK来解析模拟两组分重叠峰体系和酒样的GC-MS混合谱,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重点介绍了集成有源负载放大器的分析方法,并以镜像电流源为例详细介绍、对比了两种方法(图解分析法和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此外,介绍了用厄雷电压计算 Av 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液压支架的压力特性并提出对压力变送器的技术要求,阐述了压力传感器的选择和外围电路的设计,对压力变送器的信号调理电路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水回用前景及其实际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概述了中水及中水回用的概念,分析了目前中水回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水源热泵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Based on the researches on rock type, the mode of occurrence, diagnostic minerals and creatures, the sedimentary geochemistry and organic facies of Chinese marine source rocks from wells and outcrops, an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of developmental modes of foreign marine source rock, the authors consider that it is impossible to objectively make clear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with high organic matter abundance by either single mode of preservation or high organic matter productivity.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geological feature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Neoproterozoic-Lower Paleozoic marine source rock is generalized into four modes, namely, thermal water activity-upwelling flow-anoxic; carbonate gentle slope-upwelling flow; xerothermic climate-brine euxinic milieu; and humid climate-retained euxinic milieu; as the Lower Cambrian undercompensation basin organic facies (the Tarim Basin, South China and southwestern margin of North China), carbonate gentle lime mud bound organic facies (the Upper Ordovician in Tazhong region of the Tarim Basin and the Lower Silurian in the Upper Yangtze Platform), the Middle Cambrian evaporation laggon organic facies (the Tarim Basin and the Upper Yangtze Platform), enclosed undercompensation terrigenous bay organic facies (the Middle-Upper Ordovician in the west of the Tarim Basin, the Lower Silurian Long- maxi Formation in the Upper Yangtze platform). Chinese marine sedimentations with lower organic matter abundance are generalized into two modes of consumption-dilution mode of open epicontinental sea and depletion-dilution mode of supercompensation bas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