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8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38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087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恕是明中叶有宿德重望的大臣。文章对《王端毅奏议集》中的人事铨选理论有较详细的述评。  相似文献   
2.
由胡宣明译<戴德生传>可知,中文"化学"译名与戴德生无关.由王韬<蘅华馆日记>推断,中文"化学"译名至迟于咸丰四年底(1855年2月初)由王韬等人制定.  相似文献   
3.
乡土情感与政治理念在《山雨》中形成了一种内在的张力。小说前半部分,乡土情感占优势,使作者能够充分调动丰富的乡土生活积累,作品显得浑厚沉实;后半部分,政治理念渐渐占了上风,作者驾驭起来就显得力不从心,从而使小说出现了思想与艺术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4.
王阳明的“心即理”思想,从本体论的角度来讲主要有两方面,即解说心与物的关系和心与理的关系,亦即“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心即理”的命题有着不少合理的成分;他的心学对我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也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影片《图雅的婚事》是导演由纯个人化表达向电影故事性转变的探索,因此更注重电影叙事表达和影像表意性。影片贴近于普通人的现实生活,表现真实的生活质感,赞扬人类面对无奈命运时自我救赎的乐观坚忍精神。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屏风上》是毛姆一部比较重要的散文集,是作家在中国旅游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他以他深邃的观察力和优美而犀利的文笔,描写了在中国接触到的人物、风景和某些偶然事件,构筑了一个别样的中国形象。在书中,毛姆用工笔画般的手法着力刻画了两个中国文人,文化保守主义者辜鸿铭和现代戏剧学者宋春舫。重点探讨作者对这两位中国文人形象的描述,可梳理出决定性影响毛姆所建构此形象的深层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7.
王昌龄开元年间初仁宦迹,史料记载语焉不详,今人考订又多分歧。通过对唐代选举制度及相关诗文钩稽,辩证,对王昌龄这段经历予以考订,昌龄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通过关试进入守选,曾于当年五月参加制举而来中,开元十九年与二十二年两中宏词,分别被授予校书郎和汜水尉,而后职是开元二十三年春授的。  相似文献   
8.
武周时期壮族文人留下的《大宅颂》与《智城碑》,是大唐文化与岭南文化之伟大结晶。本文从两碑及六舍坚固大宅遗址看武周时期大唐文化对南方文化之渗透与施及,以窥视唐王朝羁縻制度、儒家思想、建筑艺术及文体风格等对于岭南文化的影响,从而了解唐王朝之盛大及文化发展之规律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红学史上,王国维和俞平伯都有杰出的贡献,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和俞平伯的《红楼梦辨》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红楼梦评论》和《红楼梦辨》二者的承继关系尤为明显,前者对后者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而后者不仅对前者有所继承,也有重要发展,因此可以说,新红学的产生与王国维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0.
公元307年,王弥反晋起义失败后,决心依附匈奴汉国。他和刘渊“深有分契”,尽量利用汉国的名义,其势力逐渐达到“东王青州”的程度。他成为匈奴汉国地方武装势力后,始终以半独立的状态存在。将以王弥为例,寻找汉国地方武装势力的生存过程,并分析其地方统治模式是一件颇为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