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棉花黄萎病(V.dahliae)毒素,处理不同抗性品种二叶期幼苗,结果表明,黄萎病毒素对棉花幼苗有明显致萎作用,其萎蔫指数与田间病情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同时发现黄萎病毒素对种子发芽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载体构建是建立真菌遗传转化体系的基础。本研究以pCAMBIA1305.1双元载体为基本骨架,构建棉花黄萎病菌遗传转化T-DNA质粒双元载体,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补平、连接以及去磷酸化等措施将pCAMBIA1305.1上Hygromycin抗性基因的CaMV 35S启动子替换成构巢曲霉的trpC启动子。经大肠杆菌转化后对转化子进行酶切验证,并将新构建的载体1305-3分别转入农杆菌菌株LBA4404和EHA105。为农杆菌介导的黄萎病菌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和优化提供了存在于不同农杆菌菌株中的供试载体。  相似文献   
3.
棉花黄萎病生防细菌NCD-2抑菌物质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微生物控制植物病害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枯草芽孢杆菌是最著名的产生抗生作用的拮抗细菌。本文所使用的防治棉花黄萎病生防细菌NCD-2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对16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抑制作用,并且对棉花黄萎病具有较高的田间防病效果。通过发酵培养、有机溶剂萃取和盐析和透析提取了该菌株的胞外分泌产物,经抑菌作用测定证明该菌株分泌的有效抑菌成分为耐热蛋白。  相似文献   
4.
根结线虫生防菌培养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3种根结线虫生防菌培养方法的探讨,选择出培养菌种的最佳培养基、最佳培养温度、最适生长pH值,从而为根结线虫生物防治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采用Hall生物测定方法,用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对温室白粉虱和吹棉蚧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对温室白粉虱和吹棉蚧具有较强的致病率.孢子浓度1.6×10^5个/mL造成大量温室白粉虱感染致死,其LT50=(6.74±0.16)d,而高浓度1.6×10^8个/mL对温室白粉虱感染致死LT50=(4.34±0.15)d.孢子浓度1.8×10^5个/mL造成吹棉蚧大量感染致死,其LT50=(11.14±0.41)d,高浓度1.8×10^8个/mL对吹棉蚧致死LT50=(8.94±0.18)d.其结果与其他蜡蚧轮枝菌菌株比较,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有较强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6.
茄子砧木黄萎病抗性的苗期室内接种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赤茄、GS2、CRP和托鲁巴姆等4个野生茄子砧木对茄子黄萎病的抗性,进行了苗期室内接种鉴定,实验结果表明:1)浸根接种发病率最高,效果最好;2)托鲁巴姆对茄子黄萎病的抗性最强,其次为CRP、赤茄和GS2.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是否存在转录调节因子Vd Sge1,本研究以新疆棉花黄萎病菌强致病力菌株V592为材料,通过设计引物,对棉花黄萎病菌进行了Vd Sge1基因的克隆和测序。获得Vd Sge1基因全序列为1533 bp,不含内含子,只编码1个含510个氨基酸的蛋白(Vd Sge1)。Vd Sge1的N端含有真菌特异的TOS9结构域(COG5037)和Gti1_Pac2基因家族结构域(Pfam09729)。此外N端还含有一个推测的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66KRWTDG71)及一个核定位信号(94PPGEKKR100)。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Vd Sge1与番茄枯萎菌、荚膜组织胞浆菌、小麦赤霉菌和葡萄孢菌的同源调节因子进化关系较近。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Vd Sge1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采用真菌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域(ITS)通用引物ITS1和ITS4扩增黑白轮枝菌与大丽轮枝菌核糖体基因的ITS,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黑白轮枝菌和大丽轮枝菌的ITS区都由541个碱基组成;供试的2个黑白轮枝菌菌株的ITS碱基序列同源性为100%,供试的2个大丽轮枝菌的ITS碱基序列同源性为99.82%,有1个碱基的差别。黑白轮枝菌和大丽轮枝菌核糖体ITS碱基序列同源性为99.40%,供试的黑白轮枝菌与供试的大丽轮枝菌至少有6个碱基的差别,且差异所在区域较集中。  相似文献   
9.
Nitric oxide (NO) and hydrogen peroxide (H2O2) have been shown to be important signaling molecules that participate in the regulation of several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In particular, they have significant role in plant resistance to pathogens by contributing to induction defense genes. Here, whether NO and H2O2 participate in the resistance responses against Verticillium dahliae toxins (VD-toxins)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expression of GSTgene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NO and H2O2 are produced as part of a complex network of signals that respond to VD-toxins and may converge to function both synergistically and independently by inducing resistant responses. GSTgene is potentially involved in the resistance mechanism in the cotton suspension cells. NO induces the expression of GSTgene independently of H2O2. H2O2 may be a more potent signal in the resistance responses against VD-toxins.  相似文献   
10.
用7种不同有机改良剂处理土壤,在盆栽和田问小区试验条件下分别研究了它们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调查结果表明:几丁质(蟹壳粉)处理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在盆栽和小区试验中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降低了72.21%和62.26%;豆秸粉和绿肥(新鲜油菜叶腐熟物)也有较好的防效,在盆栽和小区试验中均达到50%以上。田问小区的试验结果与盆栽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对根际微生物区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有机改良剂处理土壤后根际微生物群体数量显著增加,种类增多,区系组成更加复杂,而且对棉花黄萎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真菌和放线菌比率也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