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3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报道了以二氧化硅为担载的聚钛氨烷-钯配合物(Ti-N-Pd)的合成和其对卤代苯双羰基化合成α-酮酰胺反应的催化作用。在一氧化碳压力为3.0MPa,100℃下反应6h,碘苯转化率达100%,双羰化产物(PhCOCONEt2)选择性高于90%。且催化剂易与反应产物分离和重复使用,经回收使用10次,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2.
以K〔Al(OH)4〕对硅胶进行铝化。用XPS(光电子能谱)、IR(红外)、MASNMR(魔角核磁共振)以及异戊醇脱水反应表征了铝化胶样品。结果表明,硅胶经后可以产生Bronsted和Lewis酸性。Bronsted酸性的产生不排除K〔Al(OH)4)〕与硅胶表面羟基综合并在以后的热处理中转化为六配位的铝氧化物,从而显示lewis酸性。铝化硅胶由于具备了酸性,产生了醇脱水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降低临界粒度是解决硅砖制品在烧成中产生裂纹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将临界粒度控制在25 m m 时,制品中基本没有裂纹产生,如果合理地选择粒度系数和矿化剂加入量,就会得到具有较高性能指标的硅砖制品。  相似文献   
4.
依据100mm×100mm×100mm的立方体试块、150mm×150mm×150mm标准试块和直径100mm、高200mm圆柱体试块硅粉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试验试验,分析了硅粉掺量对各种标准试验抗压强度的的影响,提出了不同硅粉掺量条件下抗压强度比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6.
Silica nanoparticles have been prepared from tetraethylorthosilicate dissolved in ethanol followed by base-catalyzed condensation.Earlier works reported that at least four parameters,namely concentrati...  相似文献   
7.
A novel interpenetrating structural ultrafine polypropylene-silica nanocomposite 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by a modified sol–gel approach in the presence of the melt polypropylene emulsion. A series of samples with different polypropylene content was prepared to investigate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original nanocomposite. The thermal gravimetric analysis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anocomposites had the interpenetrating structure and good thermal stability,and the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of polypropylene was confined by the silica matrix. The interpenetrating structure of nanocomposites was also suggested by the nitrogen adsorption–desorption measurement results. The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images indicated that the nanocomposites had irregular particle morphology. The 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an size of the nanocomposites was around 160 nm.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different measurements,a reasonable formation mechanism was proposed.  相似文献   
8.
表面分子印迹法制备棉酚印迹聚合物及其性能检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分子印迹技术是高聚合物质对特定目标分子进行选择性识别和分离的技术,可以对目标分子进行高灵敏的检测和分离,因而得到广泛应用。制备了一种基于氧化硅的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提高了传统印迹聚合物的结合率。在对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结合率和特异性的实验中,可知以甲基丙烯酸为单体,氯仿为致孔剂制备的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结合率和特异性最好,其k值和k’值分别为3.2和2.791。同时,该方法与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ltraviolet HPLC-UV)进行了比较,发现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I值为3.85)对棉酚的检测优于HPLC-UV(I值为2.28)。  相似文献   
9.
丁卯  苏迪  夏玮 《江西科学》2010,28(1):51-53
以改性壳聚糖吸水性衍生物为基质,与硅胶复合,通过筛选调湿基配方,得到调湿材料。考察了硅胶的种类、用量、合成方法、组方配比等在相对湿度为30%、50%、70%时对调湿材料湿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羧甲基壳聚糖复配硅胶混合物是较理想的调湿材料。  相似文献   
10.
载银复合颗粒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以二氧化硅颗粒为载体,利用超声波化学镀银方法,制备出银/二氧化硅复合颗粒,并对产品进行了银含量分析和XRD、SEM表征,重点研究了复合颗粒的抗菌性能。通过实验知道载银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2g/L-0.3g/L,从实验数据看出,银含量低的对抗菌性能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