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提出一种有色金属材料LCA定量评价方法———综合比例系数法。该法根据金属元素的环境特征、实际提取冶金过程、社会功能和生物效应等要素,确立了纯金属的环境负荷定量计算原则并求出其相对环境负荷,而后由此计算金属材料的环境负荷比例系数;再根据推导出的模型计算出金属材料的环境负荷定量值。该模型数学原理可靠,公式运用简便。通过对ZL110和ZA8两种不同材料的LCA实例定量评价可知,该法是目前一种能较为客观、地定量计算有色金属材料环境负荷大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研究热处理对致密Ln-Sialon/SiC(p)复合陶瓷中α相稳定性的影响及由此引起的显微结构调控和力学性能变化,其中Ln=Nd和Yb.Nd-Sialon/SiC(p)中,α相热稳定性差,几乎全部相变为β相,而大量长柱状β晶粒的存在并未明显改善材料的断裂韧性(KIC),原因在于长时间热处理导致晶粒相互聚集粗化.相对而言,Yb2O3可有效稳定α相,因此Yb-Sialon/SiC(p)中含有许多等轴状α晶粒,高硬度是此种材料力学性能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3.
对淤泥沙原料中Fe3 O4及其中间产物FeO和Fe可能参与的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合绘制的不同CO分压下Fe-Si体系在C和SiO2过量下的优势区相图及Fe-O-N体系热力学参数状态图,得出体系中Fe元素最终以Fe3 Si形式存在,为淤泥沙合成O′-Sialon-SiC-Fe3 Si (即Fe-Sialon)复合材料提供了热力学理论依据。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以淤泥沙为主要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了Fe-Sialon复合材料,并借助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烧结体的物相和显微形貌进行了表征,得出产物的主晶相为O′-Sialon,还含有少量的SiC和Fe3 Si相,晶粒呈现为纤维状、絮状或短柱状,与热力学分析结果( Fe元素最终以Fe3 Si存在)吻合。  相似文献   
4.
木材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文章采用白松、桦木、青冈木与五合板为原料,制成木材陶瓷.对其各自的性能特征和形成机理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证明了原木(如桦木)制备木材陶瓷的可行性.同时揭示了酚醛树脂在木材陶瓷中的双向作用,即:树脂对木材不同程度的固定与填充,使木材陶瓷的缺陷和表观、内部气孔率产生波动,导致强度、硬度的相应变化,并影响密度、电阻率等性能.  相似文献   
5.
Sialon/SiC复相材料的高温氧化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以粘土直接合成Sialon/SiC复相材料的氧化行为,以及Sialon相含量、氧化温度和氧化时间对氧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Sialon/SiC复相材料的氧化速度与温度成正比、与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Sialon相的抗氧化性优于SiC相·这种材料的氧化反应是一种钝化反应,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Sialon相含量的增加能提高材料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6.
不溶性铅合金阳极的环境材料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湿法冶金用铅阳极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环境负荷的基础上,探讨了其环境负荷改善的途径,提出了不溶性铅合金阳性的环境材料化设计原则,并用修正后的等效环境指数模型,对最新研制开发的新型低银Pb-Ca合金阳极同传统Pb-Ag合金阳板进行了LCA评价,其相对环境负荷值分别为0.50和1。  相似文献   
7.
以高岭土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了Sialon粉末.通过对产物物相组成分析,探讨了合成Sialon粉末的反应过程,并对可能发生的不利于Sialon粉末合成的部分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研究表明:反应条件对产物组成有显著影响.氮气流量小,产物中有SiC生成;反应温度低、时间短将有莫来石相存在;温度过高或时间太长则产生A1N多型体和Si3N4相;只有足够的氮气流量、适宜的温度和反应时间才有利于Sialon的合成.  相似文献   
8.
Sialon/SiC复相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利用粘土、SiC为主要原料,直接合成的Sialon/SiC复相耐火材料的相组成和显微组织,并研究了材料中Sialon含量对复相材料的密度、抗折强度、耐压强度和热震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相材料的抗折强度和耐压强度均随Sialon相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最大抗折强度为876MPa,最大耐压强度为193MPa;材料的体积密度随材料中Al2O3残余相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材料的最大体积密度为265g/cm3;材料的热震稳定性随Sialon相含量的增加而下降;材料的显微组织为Sialon和Al2O3形成的连续基质相包裹着SiC颗粒的显微复合组织·  相似文献   
9.
以粉煤灰和炭黑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原位合成了(O'+β)-Sialon/莫来石复合材料.通过XRD和SEM研究了配炭量对合成材料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并分析了材料的生成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增加配炭量有利于O'-Sialon和β-Sialon的生成;将粉煤灰与炭黑质量比为100/42和100/56的试样加热至13...  相似文献   
10.
摘要:
合金硼铸铁具有高硬度、高强度以及良好的耐磨性和耐热性,是高速机车柴油机气缸套的主流材料.文中对气缸套合金硼铸铁的显微组织结构、化学成分和车削加工性能进行了分析评估.结果表明:合金硼铸铁的石墨形态以高强度A型石墨为主;与非涂层和氮铝钛涂层硬质合金刀具相比,赛隆(Sialon)陶瓷刀具具有更优良的性能,可以实现合金硼铸铁气缸套的高效加工. 关键词:
合金硼铸铁; 车削; 刀具磨损; 氮铝钛涂层; 赛隆陶瓷 中图分类号: TG 113
文献标志码: 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