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4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谭嗣同是戊戌维新派的杰出代表 ,是戊戌变法时为追求真理而勇敢牺牲的伟大的爱国者 ,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比较有影响力的思想家。本文主要探讨谭嗣同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和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2.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世纪初曾如洪水猛兽般地被搁浅在文学大门之外,但悠悠五千年文化不是一朝抽刀断水能够葬送的,于是在40年代,儒学以一种潜在的形式与文学接轨.处于亚主流状态的作家老舍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典型地反映出儒家文化在40年代这一特殊“夹生“时期的“断“(批判与割裂)与“流“(继承与发展).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会在现代文化、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总是处于一种自我消解的被动状态.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马氏文通》句的定义及涵义,认为马氏是教案性质的著作,对句所下的定义切合语言习得心理。同时在王海菜、邵霭吉两位先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对《马氏文通》句的分类思想。  相似文献   
4.
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梁启超与胡适的文化论战具有明显的社会功利与个人功利色彩;在针锋相对的表象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共同的文化调和主义立场。这一场文化论战,是现代性进程中的内在调节行为,体现了转型期中国文化现代品格的多面性与自我调适的可能性,因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们早已普遍认识到苏轼的文学创作给后世寂寞的文人所带来的长时间欣喜,然而,学术界却并未像我们认识苏轼的文学成就一样去正确估价其丰富而深刻的创作思想,他所提供的原创性文艺理论资源也未得到有效利用。这种状况,无论对于苏轼本人抑或对于后世读者,都是不公正的。从现代写作学的角度观察,不难发现,苏轼在其一系列诗词文章特别是与友人的往来书信中,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他的文艺创作思想。主要包括作家修养论、创作目的论、艺术构思论、文本和谐论、作品风格论。  相似文献   
6.
明州(即宁波)地处中国大陆东海之滨,航道四通八达,海外交通便利,是开展海外贸易较早的城市之一,和世界各国进行通商贸易已有一、二千年的历史.到了宋代,明州和世界各国(如:高丽、东南亚、阿拉伯等)的交往达到繁盛的阶段.特别是到了北宋时期,明州与高丽的交往有了显著的增加.北宋时,由于与高丽的交往日益频繁,高丽来明州的人日益增加,北宋政府为了接待高丽使者和商人,在明州兴建了“高丽使行馆”.为了了解北宋和高丽的交往情况,中韩两国历史学界和建筑学界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线索,高丽使行馆作为两国交往的重要场所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尝试了解、研究有关高丽使行馆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在穷尽考察《吕氏春秋》疑问句的基础上,对其中的反问句从形式特征、语义模式和语用功能三个方面进行描写和阐释,着重揭示不同形式的反问句的语义蕴涵和语义模式。认为《吕氏春秋》中反映出来的反问句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功能上都已经十分接近现代汉语的反问句状态。  相似文献   
8.
师陀的《果园城记》体现了战争时期特有的荒原体验与感伤色调,作家在对战争和民族进行反思后所持的启蒙立场与作者原有的情感立场产生了多重冲突,而情感、理智及其与时代之间犬牙交错的紧张与焦虑又为作品打上了浓重的挽歌情调。  相似文献   
9.
在详细调查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的基础上,对其出现的程度补语(简称程补)作了细致的分析探讨,认为其基本句式可以分为“动 程补 宾”、“(主语) 动 宾 (状)程补”、“动(形) (状)程补”三种。其中,“动(形) (状)程补”格式出现频率最高。在《世说新语》中充当程度补语的动词主要有“毕”“竟”“酣”等;形容词主要有“困”“良久”“危急”等;副词主要有“甚”“极”等。  相似文献   
10.
由于相传为孙曹交兵的赤壁古战场有诸种不同说法,苏轼并不确知"周郎赤壁"之所在,三国赤壁之战发生在今湖北蒲圻市的赤壁镇;"故垒"的处所历来注释家都未言明,实是苏轼在黄州城东的住所"东坡";"羽扇纶巾"所指,从史籍记载、三国故事形成与流传情况、诗词艺术创作等角度分析,应是诸葛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