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4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孔孟儒家私德伦理与墨子墨家公德伦理的比较研究,发现科学理性之缺失是儒家私德伦理陷入现代困境及其深层悖论的根源;而墨家科学理性的优势,在其兼相爱和交相利公德伦理体系建构中,起到了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奠基作用。并指出:规则是社会公德的核心,遵循和崇尚规则以及公平竞争和合作,既是一种科学精神,又是一种公德精神,在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和公德建设中亟待振兴。  相似文献   
2.
周易、老庄、墨家之科学技术思想各有异同。在科技知识的来源上,周易与墨家都重视感性经验,而老庄则排斥感性;在科技知识的获得上,周易与老庄都看重直观,其区别在于周易之直观包括感性直观与理性直观两个方面,而老庄则倚重于理性直观;墨家则在不排斥直观的同时,注重逻辑与科学知识的形式化,是中国古代较为全面而没有片面性的科学技术思想。三者之间相互弥补,共同组成一个完整而全面的中国科学技术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胡适、沈有鼎等人通过研究西方逻辑,并用来比较研究墨家逻辑,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从中我们可以深切地领会到,现代逻辑工具对于我们今天的墨家逻辑研究来说更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4.
儒、墨文化精神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墨于战国后期双骈齐驱、相互亢礼,似乎永断通家和好。然先天脐带之连接,使双方煮豆燃萁相残,成兄弟阋墙之戏。许多相近的文化思想内涵,令后人从香火鼎盛的儒家精神文化中,偶尔窥视到墨家依稀风貌的影子。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孔子私学与墨子私学比较研究,揭示孔墨私学类春秋战国时期成为“显学”,而西汉以后儒学成为正学、墨学成为绝学的缘由;从中引发了对教育制度、教育思想与社会生产力、政治制度、教政策、教育家主体意识等种种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先秦诸子百家思想流派中,宗教色彩最浓厚的要算是墨家。道教敬神祀鬼、贵生重术的教义.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摄取自法夏宗禹的墨家。道教与墨家学派,不论在思想上还是在作风上。都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本文拟就墨家“天志”“明鬼”“兼爱”等思想对早期道教的影响作一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7.
正名是先秦名辩逻辑的重要内容,是当时大部分从事名辩研究的学者难以回避的问题。《墨辩》继《公孙龙子》之对正名作了富有创造性的探讨,从正名的定义、正名的内容、正名的方法等方面阐发了《公孙龙子》的正名学说,完善了正名理论。  相似文献   
8.
孟子辟墨杨纵横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诸多非儒学派中,通过横向与纵向比较,孟子认为墨家与杨朱是自己面对的最主要论敌;按照孟子的逻辑,墨氏兼爱、无父是害仁,杨朱为我、无君是害义,无父无君就是害仁害义,这威胁到孟子的核心思想(仁义),所以孟子称之为禽兽;孟子虽然希望驳倒墨家,但由于孟子实际上处于墨家与杨朱(告子)的中间,孟子不能在理论上完全驳倒墨家,所以加上了道德辱骂。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数学受到了中国逻辑尤其是墨家逻辑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推理方法体系--以"以类合类"为方法论基础,以"类"和"分类"为推理的核心成分,以"推类"为主导推理范式.这一方法体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使中国传统数学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因此,可以下这样的结论:中国逻辑不是阻碍中国传统数学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中国传统数学自身逻辑思路也不是制约中国传统数学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儒、墨是先秦有影响的两大学派,本文从对数学的贡献、思想方法等四个方面,比较了它们对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