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
罗平布依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建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平布依化是我国布依族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保持着布依整体原生化的优秀内质,又有独特的再生创造话性。其特点是:(1)以美丽的自然环境为裁体;(2)以独特的民俗民趣为形态;(3)以鲜明的民族气质为核心;(4)以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为见证。强化这些特点,是建构罗平布依化价值的基本思路。“民族尊重”和“宽容姿态”是罗平布依化价值建构的起点和最后归宿。  相似文献   
2.
罗平县布依族民间学在“万物有灵”自然崇拜认识观和调和对比美学观基础上,形成了传达起源认识、记录生产经验、规范生活行为的社会话语功能以及寄托爱情追求、凸现坦诚性情的审美话语功能,功能的实现表现出与作家学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婚恋习俗、家庭结构和功能集中体现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同时,婚姻、家庭状况也不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罗平多依村布依族传统的婚姻、家庭状况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变迁。导致变迁的主要原因为:法律法规;旅游开发;外来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东部罗平地区晚三叠世卡尼期菊石生物地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描述了产于云南省东部罗平地区牛补歹剖面上三叠统“法郎组”瓦窑段菊石带Trachyceras multitube- rculatum带之上地层中的菊石4属8种(含1比较种和3未定种), 其中Trachyceras aonoides, Simonyceras simonyi系国内首次报道。 依据各物种组合特征及其地层分布情况, 自下而上识别出菊石Trachyceras aonoides带和Austrotrachyceras triadicum带, 时代上大致对应晚三叠世早卡尼期的中晚期。  相似文献   
5.
罗平布依族民间学在对生命的关怀层面上表现出浓烈而独特的神性意识,其中在对万物来源的认识及对生命的转换两大板块上体现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云南罗平方言属于北方方言西南官话区。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调查字表》为基础,根据罗平方言的用字情况,删去方言中不存在的字(词),少量补充罗平方言常用而《方言调查字表》未列的字,调查归纳罗平县城关镇的语音系统,收入同音字汇单字3100多个。  相似文献   
7.
农业旅游与农业之间关系的经济学透视--以云南罗平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除有一定的经济功能外,还有一定的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和化功能,从而表现出一定的多功能。农业旅游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旅游形式,是农业经济、生态、社会和化功能的集中体现。以云南罗平为例,说明了农业旅游是农业外部性的表现,阐述了外部性存在可能对罗平旅游业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内化外部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服饰是人类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服饰的形成和变化,一定程度上标志着该民族的发展和演化。罗平多依村布依族服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的穿着上,总的变化趋势是民族传统服装的穿着越来越少。服饰的变化,表明的是现代服饰文化对传统服饰文化的挑战和胜利,也反映了在外来文化的传播和借取中当地人的主动选择。  相似文献   
9.
论罗平布依族禁忌习俗中的生态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禁忌是一种社会心理层面上的民俗信仰,它是一种十分复杂的认知心态。对罗平布依族山水崇拜等禁忌习俗中的生态意识进行梳理,并对其客观功效进行分析,可以使我们深层次的认识布依族特有的生活环境,从而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强化具有生态功能的禁忌习俗,实现罗平布依人的生态、经济与社会的良性循环,加快罗平布依族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