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0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社会主义国家能否发展商品经济,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上有过一个从否定到部分肯定再到肯定的认识发展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预测社会主义是没有商品生产的社会。列宁认为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仍然需要保留商品生产。斯大林部分肯定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可能性,但又把它局限在个人消费品的范围。毛泽东在不同时期对社会主义发展商品经济的问题有着相互矛盾的态度。邓小平科学地解决了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是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经济的创新性认识。  相似文献   
2.
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极力主张将租让制、租赁制、合作制、股份制、代购供销制等“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作为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邓小平对私营经济形式判断标准、适用范围、规模及应处地位的阐释,体现出了新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和列宁论绝对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恩格斯和列宁是在不同的论域中使用绝对真理概念的。恩格斯把绝对真理理解为穷尽了人类一切认识成果的“终极真理”,是没有实质内容的空洞概念,任何企图获得绝对真理的想法都只能导致无法克服的矛盾。列宁则把绝对真理理解为客观事物、客观实在或是绝对正确的认识;或把绝对真理等同于客观真理;有时又认为绝对真理是相对真理的总和。造成他们之间差异的原因既有时代不同、论敌不同使革命理论的论述重点不同,也有革命导师对不同的思想材料取舍而产生的差别,还有语言概念的歧义和多义使他们在论述不同的问题时使用了同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4.
列宁晚年口授的书信和文章,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其中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主要包括: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坚持集体领导,防止分裂;发扬党内民主,贯彻民主集中制,反对个人崇拜;保持党的纯洁性,提高党员理论与文化水平,严格入党条件等。这些思想,即使今天读来仍有其现实意义,对面对新形势的中共党建有着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列宁是世界各国元首中唯一一位高度重视图书馆工作和事业并形成了独到的认识的的领袖.列宁的图书馆学思想体系对前苏联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奠定了前苏联社会主义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列宁图书馆学思想体系虽然政治色彩浓厚,但其中的精华部分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6.
列宁的“灌输论”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原则与方法的统一体,在指导我国思想政治工作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灌输工作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尤其是在全球化不断加深,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更要加强思想政治灌输工作,更好地应对来自国内外意识形态领域的诸多挑战,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7.
民主集中制是党建中的一个重要制度,而与其相伴的党内分歧问题的处理是该制度的焦点。处理得妥当与否,会给党的建设与事业带来极大的影响。列宁在这一方面的实践极具原则性与艺术性,把规制之范与运转之度完美结合,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值得我们认真总结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对黑格尔关于实践的且的性、中介性、现实性等观点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加以扬弃,作出了许多卓越的论断,科学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  相似文献   
9.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理论,新民主主义社会应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必要的历史阶段。但新民主主义社会只经过了三年的实践就被毛泽东放弃的。本文认为毛泽东过早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来自苏联、东欧人民民主国家方面的压力,是其客观原因;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在理论上没有弄清楚,是其主要原因;对列宁过渡时期理论缺乏全面理解,是其主观原因。  相似文献   
10.
防止和反对宗派分裂活动,确保党的团结和统一,这是工人阶级执政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和保障。十月革命后,列宁和他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先后同"左派共产主义者"、"工人反对派"、"民主集中派"等宗派活动和分裂错误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出色地保证了布尔什维克党在无产阶级革命原则基础上的团结和统一。并且,为预防和消除"寡头政治"带来的分裂危险设计了"集体领导"、"改组工农检察院"等一系列制度方案。列宁的执政党建设理论与制度设计对各国工人阶级执政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均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