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山文化"多媒体数据库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阐述了建立“红山化”多媒体数据库的目的和意义,建库的指导思想,信息源的选择范围,数据库的质量控制,数据库系统的功能设计以及建库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2.
李峰 《科技信息》2012,(21):161-162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冲突是戏剧的灵魂,是戏剧主题的基础和情节发展的动力,是社会生活矛盾在戏剧艺术中的集中而概括的反映。著名的美国戏剧家田纳西威廉斯的代表作品之一《鬣蜥之夜》中的丰富而富有内涵的一系列冲突有效地外化了人物心理,深刻表现了当代美国社会的精神危机这一主题,极大地增强了剧本的张力。  相似文献   
3.
0Introduction Afterthecarryingoutofopen doorpolicies,espe ciallyinthelatesttenyears,livestockandpoul try’sraisingbusinessdevelopedveryfastinChina,whichhelpeduscompletelyshrugofftheembarrassed situationofsevereshortagesofanimalproteininthepastlongperiodandgreatlyexcitedandencouraged us.Meanwhilewemustclearlyrealizethepotentialdangersbehindthepresentprosperities.Ourbreeds arebecominglessandless,manynativebreedswithlowperformancedisappearedcompletely,thetendency oftheirextinctionisincreasinginth…  相似文献   
4.
云南壮剧与壮族民间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些壮剧剧目主要由壮族民间的宗教祭祀活动衍化而来。壮族巫师“魔公”在壮剧演出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戏班演出要由魔公择算吉日,念咒迎神,驱鬼除邪,有“魔公不开腔,戏班不开箱”之说,许多壮剧戏班甚至由魔公掌班。演壮剧是壮族农村宗教祭祀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娱神娱人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5.
鸟崇拜是人类原始图腾崇拜的普遍形式.距今8000~5000年的红山诸文化曾经有过十分发达的“神鸟“崇拜.在考古发现的遗物中有许多各类鸟形纹样、鸟形雕塑和以石、陶、泥、木、玉等材质制成的鸟形器和佩饰物.鸟是北方诸族萨满的主神或主要保护神,在北方古代游牧民族中鸟崇拜和鸟祖神话十分流行.红山诸文化的“神鸟“崇拜与北方民族的“鸟神“崇拜,特别是萨满“鸟神“有诸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戏曲中,语言和声腔是区别剧种的主要标志。有的剧种,在历史渊源上虽然很相近,可是当它与当地的方言和曲调结合起来以后,就演变成不同的剧种了。云南壮剧和广西壮剧就是这样。在历史上,两省的戏班有过不少相互之间的交流演出,这是二者相联系的地方。但二者之间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从剧种形成期所受影响、演出时语言的运用、所唱腔调和发展趋势等诸方面都可以看出它们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我国近现代著名曲学大师吴梅的《霜崖曲话》是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吴新雷先生在南京大学图书馆发现的,吴新雷为此专门写了《吴梅遗稿〈霜崖曲话〉的发现及探索》。《霜崖曲话》的发现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理论意义。关于它的整理和研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关注。  相似文献   
8.
软对策论是由Howard等人于近几年提出和发展起来的,由于它的许多假定与传统对策论相比更加接近实际,所以该理论兼具较高的理论价值与实际应用价值.本文首先分析了它的研究思路,然后对近来的主要进展进行了评述,最后对需要进一步作出研究的几个方面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红山文化区域历史与民俗研究论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红山化分布于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连接带,是古代北方民族迁徙、交融的重要区域,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区域性特征。关于红山化区域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考古学方面。应该从更广阔的民族、生产生活方式、民风民俗、神话、学、传说等方面开展综合系统地研究。阐述了开展红山化区域历史与民俗研究的意义,提出了开展红山化区域历史与民俗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万历年间,戏曲家陈与郊创作的杂剧《袁氏义犬》,其题材虽来源于历史故事,却带有浓重的自传色彩。该杂剧具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个是将王衡的杂剧《没奈何》插入第一出,采用了“戏中戏”的艺术手法,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戏剧效果;另一个是陈与郊有心将该剧写成一部“寓言剧”,并通过一个寓言故事的演述来寄寓和抒写自己的内心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