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交配前雌蜱合神经节作对照,通过观察超微结构发现,交配后饱血前长角血蜱合神经节具有较强的分泌活性,表现在核膜孔增大,运输活跃,能量合成的细胞器-线粒体个体变大,数量增多;与合成脂类物质(很可能是保幼激素)有关的细胞器-平滑内质网异常丰富,成簇排列,高尔基体活跃,囊泡普遍出现,显示分泌活性的电子在致密颗粒丰富,细胞持中出现了大量的分泌泡;相应的神经轴突中的运输颗粒数量也增多,这些结果表明长角血蜱合弛  相似文献   
2.
在长角血蜱雌虫的不同生理时期测定其卵巢和脂肪体中RNA,DNA以及总蛋白含量,发现随着雌虫生殖的进展,卵巢和脂肪蹋体中上述物质的含量,在产卵前持续增加的临产卵,产卵后开始下降,且脂肪体中上述物质含量的升降快于卵巢,饱血后2d,点滴20-羟基蜕皮酮(20-E)或法尼醇,发现:每蜱1,5μg20-E能增加卵巢中核酸和总蛋白的含量:每蜱100,500μg法尼醇则显著增加RNA,DNA和总蛋白的含量,对脂  相似文献   
3.
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用长角血蜱三个龄期的虫体蛋白检测其幼虫、若虫和成虫多次叮咬后的兔血清效价.结果表明不同生活阶段的虫体之间存在免疫交叉反应.用SDS-PAGE方法分析了几种蜱类的蛋白质,结果表明长角血蜱不同发育期虫体共有的主要蛋白质有5种,分子量分别为97.4、94、63、37和32kDa;越南血蜱幼虫和微小牛蜱幼虫与长角血蜱不同发育期虫体共有的蛋白质有2种,分子量为97.4、94kDa.用酶联免疫印渍技术研究发现:长角血蜱三个龄期虫体分别叮咬兔产生的抗血清与长角血蜱不同发育期虫体蛋白质印渍,显示出共同蛋白质带,分子量为94kDa.三种抗血清与越南血蜱幼虫印渍显示出的蛋白质,其分子量为97.4、94kDa;与微小牛蜱幼虫蛋白反应显示的蛋白质带,分子量为83、63kDa.实验结果表明不仅长角血蜱三个龄期虫体之间存在免疫交叉反应,而且与微小牛蜱幼虫和越南血蜱幼虫之间也存在免疫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4.
长角血蜱蜕皮激素分泌部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饱血后第1,3,5天的长角血蜱,其卵巢和合神经节的蜕皮激素含量在组织培养前后均没有明显变化;体壁在组织培养后,蜕皮酮(E)含量比组织培养前分别增加了1.4,3和5.2倍;脂肪体单独进行组织培养时,E含量均略有下降,20-羟基蜕皮酮(20-E)均略有上升;脂肪体连同体壁一起培养时,20-E比组织培养前分别增加了1.7,2.3和4.7倍.显示了体壁是E的合成分泌部位,脂肪体是E转化为20-E的部位.  相似文献   
5.
用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别对长角血蜱雌蜱盾窝腺中性信息素2,6-二氯酚含量和整体蜕皮激素20-羟基蜕皮酮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雌蜱2,6-DCP生物合成开始于由若早蜕出后5d,之后其含量增加并在盾窝腺中沉积,吸血前后达到高峰,吸血后3d开始下降,但吸血后3-5d内保持在一恒定水平,此期内2,6-DCP释放以吸引雄蜱,吸血后7d即交配后含量急剧下降,饱血后下降为零。  相似文献   
6.
记述分布于江西的硬蜱科6新纪录种,其中血蜱属5种,分别为褐黄血蜱Haemaphysalis flava、长角血蜱H. longicornis、豪猪血蜱H. hystricis、具角血蜱H. cornigera和钝刺血蜱H. doenitzi;扇头蜱属1种,为血红扇头蜱Rhipicephalus sanguineus;并对其成蜱重要的形态鉴定特征进行了描述.标本保存于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7.
为阐明蜕皮激素在长角血蜱生殖中的作用机制,测定了雌蜱不同生殖时期体内(卵巢和血淋巴)蜕皮激素含量和卵巢微粒体Na+-K+-ATP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产卵前,蜕皮甾类含量和酶活力变化不明显;产卵时,则达到最高;产卵后,蜕皮甾类含量和酶活力又下降.外源燃皮激素(20-羟基蜕皮酮)处理饱血3d雌蜱有激活酶活力作用,但不表现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8.
用HPLC测定长角血蜱中的保幼激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长角血蜱及其血淋巴、脑、卵巢等部位的保幼激素,给出了样品预处理和样品分析的最佳操作条件.在λ=218nm 时检测,JHⅠ和 JHⅡ的最小检测量分别为27.6和19.7ng,实验回收率分别为92.3%和79.5%.  相似文献   
9.
为确定实验室条件下长角血蜱的生物学特性,以幼蜱、若蜱、雌性成蜱、雄性成蜱各1只为1组,共30组,分别接种到15只兔的耳朵上,每只兔耳上接种1组,待其饱血脱落后收集并分装于试管中,观察并记录各发育期的时间、吸血前后的体重变化、雌蜱产卵规律、孵化时间等项指标.结果表明:幼蜱、若蜱、雌蜱、雄蜱吸血后比吸血前体重平均增加15....  相似文献   
10.
蜕皮激素对长角血蜱若虫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若虫饱血后2d,7d,10d局部施用蜕皮激素,对若虫发育期和存活力有影响,饱血后2d处理,剂量1μg,5μg,10μg明显缩短若虫蜕化期,低剂量500ng对蜕化期无影响;饱血后7d处理,剂量500ng和1μg可缩短若虫蜕化期,剂量5μg对蜕化期无影响,饱血后10d处理,所有剂量均不能缩短若虫蜕化期,剂量1μg反而使蜕化期延长,随着剂量的增加,若虫死亡率上升,剂量10μg处理导致全部个体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