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期鹏《吴伯箫书影录》和《吕剑书影录》的出版,既展示了作者致力于探求学问本性的学者品格,也是“学问在民间”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河北省产具纤毛分生孢子的腔孢菌(Coelomycetes)5个种,它们隶属于多毛孢属(Polynema Lev.),射毛孢属Stauronema(Sacc.)H. & P. Syd. & Butler),刺杯毛孢属(Dinemasporium Lev.)和双毛壳孢属(Discosia Lib.)等4属。其中多毛孢属和射毛孢属系国内首次报道,并分别记载一新种,中国多毛孢(P. sinensis W. P. Wu)和一新记录种,甘蔗射毛孢(S.sacchari H. & P. Syd. & Butler)。在刺杯毛孢属和双毛壳孢属下分别描述了2和1种。它们分别是新记录种刚毛刺杯毛孢(Dinemasporium strigosum(Pers. ex Fr.)sacc.),确认种槭刺杯毛孢(Dinemasporium acerimum Pk.)和河北省新记录种双毛壳孢(Discosia artocereas(Tode ex Fr.)Fr.).对这些种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3.
50年来,在吕叔湘、张志公倡建汉语辞章学的影响下,汉语辞章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新一代汉语辞章学研究者,远承中国古代辞章学的优良传统,近师吕叔湘、张志公有关汉语辞章学的科学理论,进一步明确了研究的目的、学科的对象、范围,体系、研究的方法和分支学科的建设。他们研究的兴趣浓、热情高,有关领导、部门又热心支持这门新学科的建设,为使研究队伍有组织、有系统地选题,不搞“重复建设”,本文还推荐了各系列的选题供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孝光与同时诗家互见诗凡25首。兹举其与陈旅、萨都刺、吴学礼、甘立、柳贯互见诗15首予以考辨。  相似文献   
5.
吕南公是北宋卓有成就的文论家,吕南公在文学理论上有精辟的见解和造诣,提出"言以道为主,而文以言为主"的"文道"观,强调"文不可以不工",虽然是以儒家的思想伦理为基础,但对于"道"持一种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其"道"更多指向"为文之道",从而提升了文学的独立性。吕南公的文论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远绍韩愈、超越欧曾、比邻苏轼,是北宋"文道关系"论述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6.
张凯 《枣庄师专学报》2010,27(1):103-109
王綮、黄滔、徐寅三人被称为“晚唐律赋三大家”。研究他们的用韵,既能把握晚唐的语音风貌,又能窥视九世纪闽方言的若干特点。三大家的独特用韵现象集中表现在异部通押和异调通押两个方面。因篇幅所限,本文主要通过对异部通押的讨论来寻找九世纪闽方言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7.
评吕夷简     
姚治中 《皖西学院学报》2009,25(3):84-88,110
北宋寿州吕氏,上承东莱吕蒙正,下启婺州吕祖谦,关键人物为吕夷简,宋仁宗在位40年,是北宋发展的顶峰,前20年由吕夷简辅政,巩固了北宋皇权,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与此同时,封建经济社会的矛盾也在积累,吕夷简对此缺乏远见与对策,造成积重难返。  相似文献   
8.
吕后是中国历史上颇具争议性的政治女性。汉代以降,对吕后的口诛笔伐几乎历代都有,吕后似乎以“残忍恶毒、心狠手辣”的形象定格于人们的心日中。评价吕后时,脱离当时具体的历史环境,给其安上“残忍恶毒、心狠手辣”的骂名是有失偏颇的。  相似文献   
9.
文章叙述了清雍正间的文字狱大案——曾静吕留良案的来龙去脉,着重分析了雍正帝和乾隆帝对案件的处理,指出孔孟程朱的思想义理是一把双刃剑,可以用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也可以作为反对清朝的理论武器。雍正帝勇于在天下人面前与吕留良辩论,说明清帝对汉族文伯的深入掌握;乾隆帝回避对清政权合法性问题的讨论,则体现出清帝更为成熟、理性的统治策略。文章最后推测曾吕案可能对乾隆帝不喜欢理学、讲学有重大的影响,乾隆帝的这种态度促进了考据学的成长。  相似文献   
10.
试析吕凤子和谐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吕凤子和谐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公平公正的教育、爱与美的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尊重个性发展的教育、诗意栖居的教育环境。围绕着这一思想,吕风子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