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8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如何在企业中实施6σ的管理方法,力求从系统分析中得出一套可以重复再现或模拟的模式,来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首先论证了6σ管理方法的重要性,然后介绍了什么是6σ质量管理并从统计学的原理出发,源求6σ的质量管理的起源及6σ的质量管理,最后介绍了如何实施6σ质量管理.实践证明6σ是企业开启质量管理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2.
光是将苦力骗来还不算完,一不小心露出马脚,这些昆虫肯定会头也不回地飞走。因而早就想到了这点的骗子——兰花,专门配备了强迫昆虫苦力传粉的装置。在纹瓣兰的花瓣上会有一些纵向的条纹向花内延伸。在蜜蜂看来,这些条纹就是将它们引向花蜜的路标。可惜最终也尝不到一丝甘甜,当它们悻悻离开时发现问题来了,本来唇瓣在它们降落时被压下来,寻蜜通道的入口会变得很宽松,随着蜜蜂向前拱,重心位置改变后的花瓣微微抬了起来,  相似文献   
3.
揭秘食蚜蝇     
当我们驻足于野花丛中,蹲下身子,细心观察,就能看见一些外表酷似蜂类的飞虫,它们就像微型的直升机,时而高速振翅悬停于空中,技艺高超而又姿态优雅;时而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逃离你的视线,行动迅速且又高深莫测。很多人都把这些飞行高手误认为是蜂子,而今天我们就要彻底揭穿这类飞虫的真实身份。从学术上来说,我们这些飞行高手属于双翅目食蚜蝇科的昆虫,世界上已知种类达6000余种,几乎分布在地球上的各个角落。食蚜蝇与我们经常见到的苍蝇是近亲,它们的幼虫长得很像,而生活习性却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2008,下半年滥觞于大洋彼岸的金融风暴,让越来越多的业界人士联想起了十年之前那场肇始于亚洲的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烟田食蚜蝇科昆虫种类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据笔者 1996~ 1997年福建省主要烟区的烟田调查与采集 ,经整理鉴定得知计有食蚜蝇 2亚科、13属、16种。本文初次报导福建省烟田食蚜蝇科昆虫种类 ,且对其中的优势种进行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6.
灰灰找蜜蜂     
在一个风景秀丽的山谷中,住着熊爸爸、熊妈妈和小熊灰灰一家。暮春时节,山谷里的百花终于盛开了。熊爸爸和熊妈妈栽种的桃树、梨树开满了花,红红的,白白的,美极了。在灰灰眼里,这些花更代表着香甜的蜂蜜。前年,因为灰灰爱吃蜂蜜,熊爸爸和熊妈妈特意种了这片果树林,吸引蜜蜂来采蜜。可是,灰灰去年没有因此多吃到蜂  相似文献   
7.
食蚜蝇分布极广,经常在花朵间、草丛中飞舞,吃花粉和花蜜。它的幼虫以捕食蚜虫而著称,也有不少以吃植物或腐食为生。一只食蚜蝇幼虫在化蛹前会吸食数百只蚜虫的体液,这对农业生产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8.
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食蚜蝇科昆虫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世界动物地理区划和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对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食蚜蝇科昆虫区系分析。经鉴定该区本次调查发现食蚜蝇科昆虫3亚科11族47属107种,其中管蚜蝇亚科6族16属37种,巢穴蚜蝇亚科1族1属1种,食蚜蝇亚科4族30属69种,其中毛斑胸蚜蝇Spilomyia manicata(Rondani,1865)首次在中国记录,山西省新记录种64种,未定种7种。通过本次调查,使山西省食蚜蝇科昆虫的种类记录达到159种。基于100种已知种类和47属的资料分析,发现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食蚜蝇科昆虫种类成分以古北区和东洋区共有种为主要成分,单纯的古北区成分略优于单纯的东洋区成分;从属的分布看,多区属比例高达70.21%,单区属成分所占比例较低。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食蚜蝇科昆虫区系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秦巴山区昆虫生物多样性。方法 2001-2002年对秦巴山区食蚜蝇科昆虫进行野外调查,对标本进行整理和鉴定。结果 发现中国小蚜蝇属(Paragus Latreille,1804)二新种。结论 汉中小蚜蝇,新种Paragus hanzhongensis sp.nov,本种在形态上极似双色小蚜蝇Paragus bicolor,但雄性背针突内侧下缘呈三角扩大,阳基导突约为第九腹板中央长度之半,端部向上折迭呈折扇状,阳基导突侧面具三角状侧翼,侧翼外侧基部有一齿突,阳茎侧突弯钩状,顶尖。九池小蚜蝇,新种Paragus jiuchiensis sp.nov,本种近似汉中小蚜蝇,新种Paragus hanzhongensis sp.nov,但雄性背针交侧面观下缘具梯形突出,阳基导突侧翼基部内、外侧近边缘处各有一向上的齿突,阳茎侧叶背缘具齿。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记述福建省武夷山的迷蚜蝇属一新种:黑腹迷蚜蝇Milesia nigriventris,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上海农学院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