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8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面粉生产企业都会或多或少地接到销售代理商或客户的投诉,反映面粉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些问题甚至重复发生,给企业或客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本文主要总结馒头粉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从原粮、润麦、制粉、储存和食品制作等方面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含量的方法 ,实验结果为 :方法的线性范围在 :0 .0 0 5~ 0 .10g/L之间 ,相关系数 :0 .995 5 ,进样量为 1μ时 ,检测限为 :2 .2ng ,RSD为 2 .2 3%~ 3.19% ,回收率为 93.3%~ 96 .5 % ,本法简单、快速 ,准确度较高 ,是一种适用于面粉质量监测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希阳  田兆展 《科技资讯》2014,(13):143-143
建立健全一个完善的粮油检测机制对我国国民的日常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它不仅可以使我国群众吃的放心,还有利于科学技术在粮油检测方面的进一步应用,促进我国粮食的整体质量,为我国食品安全奠定了有利的检测基础。本文介绍了粮油检测技术在面粉生产的过程中的实际应用。主要阐述了小麦的质量、制作面粉的工艺、面粉添加剂的合理选择等,还阐述了面粉的色泽、强度等特征。  相似文献   
4.
馒头大世界     
"别用心吃,慢慢吃,再看我脸。"这是一则谜面,谜底是一种食物,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答案是馒头。"慢"字去掉竖心旁,剩下"曼";吃即食,引申为食字旁;"曼"与食字旁组成"馒"字。脸位于头部。二者相结合就是"馒头"。在北方,馒头是餐桌上的主食,馒头蘸酱、羊肉泡馍等吃法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5.
该论文论述了面粉增白剂的增白作用原理以及如何在标准范围内去正确认识它并合理使用它。  相似文献   
6.
西方国家早在70年前就开始进行面粉营养强化。继加碘盐、强化食用油、强化面粉后,大米强化在我国将成为营养素补充的一项重大战略。合肥国丰粮油食品机械有限公司引进韩国设备,通过挤压成型技术、调质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最终形成“挤压法加工营养柱添加工艺”制作营养强化大米。  相似文献   
7.
粮食中痕量铜的化学发光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以干法处理样品,利用鲁未诺——氰化钾体系,测定了大米、黄豆、面粉等粮食中的痕量铜含量.  相似文献   
8.
在河南省汤阴县伏道乡西官庄村,有一个占地1000亩的“绿色庄园”,园区内有以国家级面粉加工企业——华龙面业汤阴甲家面粉有限公司为首的8家龙头企业。说到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龙头企业在一个小村庄落户,有一个人不能不提,他就是西官庄村党支部书记刘庆军。  相似文献   
9.
采用国标第一法——银盐法,测定周口地区A、B、C三个厂家的面粉中砷的含量,参照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评价面粉中重金属砷的含量是否超标.该法降低了背景吸收干扰和灰化损失,提高了灵敏度、改善了精密度.方法检出限为20 pg,回收率为90%-94%.方法准确可靠,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结果表明:三家面粉均为合格产品,可放心食用.  相似文献   
10.
当今现代企业运作的各个环节,均是紧紧围绕“市场”这一中心,销售是企业各项工作的“龙头”,是关系企业生产、效益及生存的最重要的方面;但是销售是卖出产品,提供服务的过程,其所依靠的最根本的基础是产品质量,因此技术工作(包括科研开发,品质控制、生产技术等)是产品质量的根本保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并不断发展,其核心是推陈出新,向科技要效益,通过降低产品的成本,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以获得较高的利润。因此,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在这种竞争中,科研开发工作的好坏,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竞争成败的关键。对于科研开发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