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综合类   154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龄是鸦片战争时期镇江保卫战的主要指挥者之一。他作战勇敢,以身殉国,是反抗外敌入侵的知名抗战派将领。海龄又屠杀群众,得罪官绅商民,受到多方责难。形成这种矛盾性评价的根源,在于海龄所属阶级与民族的时代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镇江高专学报》2008,21(2):F0003-F0003
2008年4月16日下午,在校正则楼7楼会议室召开了镇江高专2008年度学术委员会、学报编委会工作会议。这是调整后的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学报编委会举行的第一次工作会议。学术委员会、学报编委会主任杨国祥书记向新一届学术委员和编委颁发聘书,学术委员会、学报编委会副主任潘天华副校长通报新近由校党政联席会议通过的“学报费用暂行规定”以及关于起草《镇江高专学报编委会工作职责》、《镇江高专学术委员会章程》的情况说明,并向全体委员征求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3.
成小锋 《科技信息》2012,(9):422-422,410
本文分析了镇江城市水利建设投融资体制政策瓶颈,提出了镇江城市水利建设投融资平台构建的一些思路,初步总结了构建镇江城市水利建设投融资平台的一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4.
《华山畿》南朝乐府民歌是历来为人们所称颂的至爱至悲的千古绝唱,然而,关于其故事的发生地问题,迄今众说纷纭。或日“高淳华山”;或日“句容华山”。其实,依据《乐府诗集》、镇江地方志及有关实地考察等情况作全面辨析,可以断定:《华山畿》故事的发生地即在当今的镇江市新区石桥乡华山村。  相似文献   
5.
以镇江的古今"科教三星"(祖冲之星、沈括星、茅以升星),南朝"文学双璧"(刘勰著<文心雕龙>、萧统主编<文选>),宋代"书画二米"(米芾、米友仁)为例,揭示其精神内蕴、概括其历史功绩、赞颂其高风亮节,总结出创新科技精神是镇江历史文化宝库中光芒四射的瑰宝,是镇江历史文化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镇江城3 000年连续不断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6.
《镇江高专学报》2012,(3):F0002-F0002,F0003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是由教育部(原国家教委)于1992年正式批准成立的一所普通高校,也是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2012年是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成立20周年,自2003年江苏省丹阳师范成建制并入,学校的办学历史可上溯至1912年我国职业教育先行者、著名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吕凤子先生创办的私立正则女校,距今已有百年办学历史。  相似文献   
7.
《镇江高专学报》2011,(1):F0002-F0002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教育系位于丹阳校区。2003年4月,江苏省丹阳师范学校成建制并入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后,以原江苏省丹阳师范学校为基础设立教师教育系,现有教学班29个  相似文献   
8.
《镇江高专学报》2009,22(2):F0004-F0004
葛洪(284—364),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市)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他曾受封“关内侯”,担任过州主簿、司徒拣、谘议参军等官职,后隐居罗浮山炼丹。一生著述很多,计有200卷,主要有《抱朴子》、《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西京杂记》、《浑天论》。其中《抱朴子》共70卷,  相似文献   
9.
孙红义 《科技信息》2012,(5):450-450,454
通过"三维高强复合地基"在镇江汽配城项目上的应用,对该方法在设计、施工、检测等的实施进行了必要的梳理和总结,对该方法和镇江地区其他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实践表明,该方法完全可以在镇江特定条件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论镇江西津渡的发展、功能和开发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西津渡是我国著名古渡之一,有世界上最早的救捞机构。它的形成发展与镇江的自然、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历史上它具有重要军港、客运渡口、义渡码头、水上救生和驿道咽喉等功能。六朝以来,在渡口逐渐形成了西津渡古街。西津渡的保护与开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