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20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济南市农村土地整理模式与措施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济南市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总结出了济南市农村土地整理的基本模式,包括农村居民点,农田,废弃地,未利用土地整理,并提出相关的包括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定各项条例法规,建立土地整理开发专项资金,加大土地整理相关法规的宣传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The Xiangtan manganese deposit (XTM) used to be considered a supergene oxide manganese ore in South China. We reported a new identification of the naturally outcropping cryptomelane by examining the physical, chemical and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XTM supergene oxide manganese ore. The MnO2 content was over 90%, K2O more than 3%, and water from 2.2%-3.1% which is similar to one in zeolite. The cell parameters of the cryptomelane were given as a0 = 0.9974 nm, b0 = 0.2863 nm, c0 = 0.9693 nm and β= 91.47°. There was a larger pseduotetragonal tunnel in the natural cryptomelane that was formed by [MnO6] octahedral double chains with aperture of 0.462×0.466 nm2, filled with K cations resulting in some Mn3+ substituting for Mn4+ to balance the negative charges of structure. The finding is important not only for prospecting manganese resources in South China, but also in application of octahedral molecular sieve of natural cryptomelane as that developed in the tetragonal molecular sieve of natural zeolite o  相似文献   
3.
南沱冰期锰矿的起源和时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杰东 《科学通报》1997,42(14):1538-1541
震旦纪南沦冰期锰矿保存了古海洋化学的宝贵信息,是南沱冰期沉积地层中不可多得的研究对象.它们的起源和形成时代对于探讨晚元古代末期全球发生的巨大地质变化及确定地层时序标准具有重要意义.但长期以来对此一直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试图通过对南沱组锰矿的元素地球化学测定和Sm-Nd法定年,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济南市南部山区采石废弃地的生态恢复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了济南南部山区废弃地现状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的基础上,在生态恢复理论的指导下,讨论了采石废弃地生态恢复技术途径与模式.指出应以植被重建为恢复目标,重点是改良基质,选择耐旱、耐瘠、速生、生物量大的灌木与草本为先锋植物种类,并结合当地条件,种植不同特性的植物.  相似文献   
5.
以Cu2+为模拟污染物,研究了柠檬酸法改性锰矿制备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实验条件及其吸附性能.结果表明:m(柠檬酸)∶m(TR)为1∶20时,H2SO4浓度为0~3 mol/L,随H2SO4浓度的增大吸附率-pH曲线向左移动,pH50由5.2降低到2.6;H2SO4浓度为3 mol/L,m(柠檬酸)∶m(TR)分别为0,1∶100,1∶50,1∶20时,pH50分别为3.8,3.0,2.5,2.6;pH=5.5条件下,m(柠檬酸)∶m(TR)=1∶50的柠檬酸改性锰矿对Cu2+的饱和吸附量增大到35.97 mg/g.  相似文献   
6.
广西锰矿废弃地优势植物及其土壤重金属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调查了广西平乐、荔浦、八一3个锰矿区废弃地植物,对13种优势植物及其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白茅、马唐、飞蓬、苍耳、耳草对重金属有较强的耐性,可作为生态恢复的先锋植物;木荷、商陆是Mn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理想物种;地瓜榕是矿渣、尾矿坝等严重污染区良好的恢复植物。人工复垦种植的果树和经济作物,其食用部分ωPb、ωCr、ωCd均超标,故矿山恢复早期不宜直接种植果树和食用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7.
利用人工合成的 1nm锰矿相与铜、钴、镍等二价金属阳离子的离子交换实验的结果表明 :人工合成 1nm锰矿相具有强烈的金属阳离子交换能力 ,其交换能力大小顺序为Cu2 +>Co2 +>Zn2 +>Ni2 +;有机质存在对离子交换起到抑制作用 .阳离子交换是多金属结核成矿后期的重要途径 .从镍离子较弱的交换能力和其在结核中较高含量的矛盾中可推测 :铜、钴、镍等有价金属元素在多金属结核中的富集 ,可能是生物成矿和化学作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9.
6月25日,记者跟随省安监局暗访组前往娄底暗访督查。在涟源市,我们看到一个堪称"神奇"的矿——涟源市仙洞天雄锰矿有限公司。刚进入矿区,我们发现整个矿区居然空空如也,两栋办公楼的门几乎全部紧锁,只有一名做饭阿姨在值班室。  相似文献   
10.
杨洪永  栾进华  王伟 《科技信息》2011,(1):363-363,417
高燕矿区是巴山锰矿带的一部分,位于矿带的北西端,属于沉积型矿床。运用分形理论计算各中段的品位、厚度、矿化分维值,根据分维值特征评价矿层的稳定性,从而预测深部资源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