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清代郑板桥的主要成就在于诗书画和为官时为民造福的积极作为。其实,在编书、刻书、选文等方面,郑板桥也有一些实践活动和精辟的论述。本文从出版从业者的角度,对郑板桥编辑、刻印图书相关活动和论述加以整理和归纳,探讨这位文化大家的编辑出版思想。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正>马克思说过大意是这样的话,既然夜莺和百灵鸟可以唱出不同的歌,人类丰富得无以伦比的思想,为什么只能有一种表现形式?宋人欧阳修读书有"马上、厕上、枕上"之誉,而清朝康熙年间"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书法上则有"舟中、马上、被底"之称。他临写了大量的汉唐碑帖,特别是临摹黄庭坚的"山谷体"惟妙惟肖。然而,"山谷体"依然是"山谷体",临摹者没有创新,更没有自成一体。说到"被底",郑板桥的书法造  相似文献   
3.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他出生在江苏兴化,名燮,板桥是他的号。因为他在所作的书画下款都题"板桥郑燮"的字样,后来人就逐渐称他为郑板桥。在雍正十年,即公元1732年,郑板桥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去应乡试,结果中了举人。在乾隆元年即1736年又中了进士,五年之后被任命为山东范县县令。  相似文献   
4.
张爱香 《科技信息》2009,(28):153-153,155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他的“怪异”除了人们所说的另辟蹊径和离经叛道之外,我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矛盾人格”。本文着重论述他的“矛盾人格”的表现:率真而又伪情、狂放而又收敛、愤世而又随俗。  相似文献   
5.
清代著名艺术家郑板桥,其元气本体论美学思想,认为气是宇宙的本体,万事万物是由气所构成,人的肉体和精神也是由气形成;其元气创造论美学思想,认为宇宙万物的产生和变化也是由气所推动的;其元气论美学思想,使他热爱自然美,关怀生命关,追求虚实共生的意境关,并采取兼容并蓄的美学原则。  相似文献   
6.
清代诗人郑板桥的诗歌理论及创作深受禅宗影响,其表现有二:第一,诗歌理论中提倡“大胆质疑”和“自性具足”;第二,诗歌创作中独特的意象选择和用字的大胆出新。  相似文献   
7.
《潍坊学院学报》2016,(1):34-36
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艺术家,郑板桥向来以自树旗帜、标新立异著称,并有"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的楹联留存于世。他曾经广泛涉猎各种艺术门类,并且很早就痴迷于戏剧艺术。郑板桥痴迷戏剧却又贬低戏剧,源于他对戏剧艺术的热爱,也源于他对戏剧作品中异端思想的排斥。郑板桥接受了系统的儒家文化训练,并且将儒家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教化思想融入了血液。郑板桥鄙视"文衣康乐"之"淫哇",崇尚"仪凤箫韶"之"节奏",根本目的还是希望戏剧能够"有功于世",其思想来源还是儒家所强调的"经世致用"。  相似文献   
8.
9.
郑板桥先生百首题兰画诗、词及跋文鉴赏(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兰文化能成为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优秀儿女知识的积累和心血的结晶。出于对中国兰文化的仰慕和爱戴,也出于对中国兰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在爱兰、养兰、写兰和画兰的学习过程中,对郑板桥先生  相似文献   
10.
诗意联佳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