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报刊事业能否成功,正确的办报思想至关重要。我国早期优秀报人邹韬奋的办报要为大众服务,要有创新精神,重视报刊言认经及依靠群众办报等思想及经验对今天的新闻事业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外敌入侵,国民党政府妥协退让,邹韬奋深感国民党不是挽救中国命运的力量中心。为了挽救民族危亡,邹韬奋积极从事“唤起民众”以抗敌救国。他认为,只有唤起民众的民族意识才能挽救中华民族的命运,共产党才是唤起民众进行抗敌救亡的领导集团。  相似文献   
3.
邹韬奋是我国杰出的出版家、新闻家,他的一生除了写出了很多高质量的新闻作品外,还成功的经营了生活书店等企业,创办了不少报刊。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形成了独特的企业家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人本精神、竞争意识以及创新精神等等。在他企业家精神的带动下,他创办的企业欣欣向荣,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卷首语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2,33(3):3-I0001
著名出版家邹韬奋先生指出:"没有个性和特色的刊物,生存己成问题,发展更没希望了"。我刊根据本校的办学历史、办学目的、办学风格、地域优势和学科优势,持续不懈地挖掘地域文化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我刊的优  相似文献   
5.
一般认为,近代欧洲社会的崛起关键在于有效率的制度安排。这些有效率的制度安排是非中性的,它们倾向于保护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比如资产阶级的财产权,产权,专利权,贸易权等等.这些倾向于保护资产阶级利益,非中性的有效制度之所以形成,是因为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日益增长,能够有效地支持国家当时的对外战争,镇压下层人民的反抗,逐渐与执政者的利益达到共容.进而积极地影响国家的政策、制度安排.我国目前民营经济的发展对国家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与国家的整体利益越来越趋于一致,如: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增加就业的主渠道,成为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成为对外贸易的生力军。那么民营经济的繁荣昌盛,民营经济阶层的发展壮大必然会积极影响国家制定对其发展有利的政策。  相似文献   
6.
<正>著名戏剧艺术家欧阳予倩曾经编导过桂剧《梁红玉》,在桂林南华戏院首演,一连八晚,场场爆满,影响力非常大。舞台上,梁红玉仗义执言,句句表达了对那些平日作威作福的"老爷"们的讥讽与抨击,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但这却让许多官员心里不舒服,广西的一名官员找到欧阳予倩,对他的戏提出"建议",问可否稍易其词。虽然得罪官员对自己百害而无一利,但欧阳予倩却想也没想,很坚决地回答:"可以禁演,一字不改!"  相似文献   
7.
<生活>周刊(1925.10-1933.12)是民国时期邹韬奋主编的一份著名杂志.对于<生活>周刊,邹韬奋倾注了其全部心血和智慧,充分融入了其独立人格精神.这一独立人格精神在其<生活>周刊报刊活动中凝结成为他的"报格"思想.言论自由、精神独立是"报格"的核心内涵;立于民众立场、维护民众利益是"报格"的立足点与动力源泉;经济自立是"报格"的经济前提和物质基础.邹韬奋的"报格"思想及其实践对<生活>周刊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邹韬奋先生在不同时期撰有《经历》、《抗战以来》、《患难余生记》等三部自传性质的作品,这些是现代知识分子自传中的代表性作品,并且充满了文学色彩。这三部作品以及其他相关性质的文章,构成了一个自传体系,完整而真实地反映了邹韬奋的成长历程。同时,关于作品版本问题的探讨也为传记研究提供了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