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76篇
教育与普及   51篇
理论与方法论   50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200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冰雪作为传统的审美元素符号,在张岱诗文中呈现出多样的审美形态,具有自然属性与精神属性。张岱赋予冰雪意象双重美学意蕴,冰雪即是他审美趣味与精神品格的外化,又是他避兵山居时悲凉心境的写照。国破家亡前后时代语境的剧变造成张岱对冰雪审美倾向的差异,而这种审美反差折射出他不可言状的黍离之悲。  相似文献   
2.
汪野亭研究     
主持人语:"珠山八友"全面地继承了浅绛彩文人瓷艺家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旨趣,并通过粉彩这一艺术形式弘扬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瓷器制作工艺。他们的作品中呈现出诗、书、画三位一体的美学特征和瓷艺装饰与瓷画并存的审美特征,同时在风格上又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在本期研究中,我们主要研究汪野亭同邓碧珊及程意亭在瓷绘创作方面的审美异同。一篇通过对汪、邓两人在诗书画印的和谐统一的共同追求以及他们在绘画中对待"形"与"意"的不同的侧  相似文献   
3.
以精神分析理论中“本我”、“自我”及“超我”等三种人格构造分析了《棋王》中主人公王一生在面对“吃”与“棋”的生活问题背后的精神状况。通过探讨王一生对于“吃”与“棋”的态度背后的深层心理状况,挖掘了王一生的“吃”与“棋”二者背后的隐秘联系。二者的相互影响塑造了王一生的道家文化人格,揭示了这种人格对于我们当下生活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当前,伴随城镇化建设所产生的各种生态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士开始关注如何实现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过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的生态美学观点由此产生并得到重视,这是生态美学的新规约,也是当代美学适应现实发展的重要表现。本文通过分析当代人类居处的生态诉求,解读生态美学对城市生态学的发展意义;并结合我国开展新型城镇化的实践,探讨城市生态美育观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学作品的创作常常是通过艺术形象来感动人的,人物形象的成功与否是一部作品能否成功的至关重要的一环。每一个真正的文学形象都应该有他独到的美学价值,郜应该体现出自身的完整美。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我国图书馆实用美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作了简略述评,并进一步探讨了图书馆实用美学研究的意义、内容和重点。  相似文献   
7.
道家美育思想是中国本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它以"道法自然"的认识论为宗,以"自然体悟"的方法途径为用,构建了自己完整的崇尚自然及追求自然生活的美育体系。至今,对现代儿童美育活动仍有着重大启示与深刻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音乐美学和舞蹈美学的角度 ,通过对音乐与舞蹈的物质材料声音与动作进行认识和分析 ,阐述物质材料最终决定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的表现特性 ,并进一步论述音乐与舞蹈因物质材料这一因素在时间、空间表现上所呈现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9.
唐代女性服饰的美学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儒家认为人是命定的,做人要以仁为本,那么人要经常反省自己的作为;道家强调人要顺应万物的发展规律,不过分追求名利等身外物,同时保持平静的好心态等思想;此外还有佛家的思想。这些观点与心理咨询中促使来访者寻找问题根源,努力使其接受现实,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等思想是一脉相承,具有其各自心理学内涵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