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8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采用《HONG氏逆反量表HRPS》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对汉中市12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并采用t检验、相关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青少年家庭功能与其逆反心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家庭功能与青少年逆反心理呈显著负相关;家庭功能对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解释预测作用;家庭功能各因子中情感介入、沟通对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发展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
陈刚 《科技咨询导报》2010,(17):214-214
在心理学中,逆反心理指的是一种比较稳定地对客观事物的表现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的情绪体验或行为倾向。  相似文献   
3.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常遇到个别学生不服从管理或顶撞教师,教师让他向东,他偏向西,这就是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所谓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和心理定势在特定教育情景下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的并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在不少的中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姚子凤 《科技信息》2010,(26):I0289-I0289
当今中职学生逆反心理表现强烈,并且造成了许多不良社会影响,这就提醒中职教师要端正好自身心态;提高自身素养;和谐师生关系;通过有意活动的开展,发现学生自身的闪光点,化消极为积极因素,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疏导学生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5.
指出逆反心理是幼儿心理的正常发展过程,分析了幼儿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论述了教育对待幼儿要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和科学的儿童观,列出了一些教育幼儿的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6.
摆出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种种现象 ,分析产生逆反心理的主客观因素 ,提出了抑制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对策———“八要八不要”。  相似文献   
7.
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对社会信息的准确感知和科学加工的基础之上的;影响客体态度及行为的因素有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主体的人格力量,群体效应,客体个性心理特征诸方面;逆反心理在青少年身上表现明显,而在年人中则相对隐蔽。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学生在政治课堂中存在着表现冷漠,对正面宣传作负面理解等逆反心理;造成这些逆反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中学生理论知识欠缺、政治成效较为隐蔽等。因此,提高中学政治课课堂的效率,减少其在政治课中的逆反心理,应采取引导中学生热爱政治课、加强中学生的理论和心理教育、增强教材和政治老师的人性魅力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13,(23):21-21
就像成年人都有自己的底线,孩子也有自己的底线。如果父母挑战了他们的底线,就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故意和大人对着干。那么,孩子们都有哪些“事”是家长不能触及的底线?  相似文献   
10.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差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与学生的身心发育有关。物理学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严密性和实践性,文字叙述比较严谨,学生有时能读通文字。但并不理解其含义,从而对教材的理解产生困难;探究物理问题时.不仅要从实验出发,学生的学习程序也未必都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学生开始学习时很不习惯,自然感到物理难学;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学生对思维方式不易跟上,产生思维上的困难,分析解决问题时,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和研究;二是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关。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对于有较强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容易导致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