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77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辛弃疾的诗词创作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他的词沉郁、以抒发情志为主,取代了传统的诗的功能,而他的诗则学理学诗,平易、以吟咏性理为务。这是其个性的体现,也关乎词体的成熟、时代的风气和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2.
辛弃疾侨寓信州20余年,他时常游历观赏山水之美景,留下许多咏叹的佳作。据统计,辛弃疾山水词中,全词围绕古信州山水风景点叙写的作品有60余首,所记游历的风景大约有40余处。这些景点距离其寓所大都不远,词中所选择的景点都是词人亲身游历过且自身对之颇有感悟的景点,对这些山水风光的叙写,往往寄寓了作者的身世之感。  相似文献   
3.
宋代是词作发展最为繁盛的时期,众多词人写作的题材五花八门,艺术手段亦不断翻陈出新。祝寿词是众多词类中颇具特色的一种,辛弃疾的祝寿词堪称是宋词中雅俗相兼而又风姿绰约的一朵奇葩。他的祝寿词内容丰富,风格雄大浓郁,感情真挚自然。既有沉雄豪迈的一面,又有安逸恬淡的情怀,其艺术构思和艺术手段变化多端,成为宋代祝寿词中的珍品。  相似文献   
4.
稼轩词中“西北”语词释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位词“西北”在稼轩词中已成为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代码或符号,它与神话传说、华夏情结、汉唐气象、帝都观念等文化传承相关,并由此从一个侧面窥见到稼轩南归后的情感轨迹及其诗、词差异。  相似文献   
5.
辛弃疾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重要地位。在诸多的词作中,他的写酒写醉词作也别出心裁有所托,为人称道。因为在醉词中,其醉态是假,醉意是真,同样抒发了壮志难酬、立功无名的悲怆情怀,体现了与众不同的世界观和蓬勃向上的人格精神,具有独特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6.
辛弃疾在南渡后择居于上饶,主要原因在于:上饶地形与便利的交通条件;南迁的大族与朝廷赋闲的士大夫集聚上饶,因而文化处于繁荣时期;上饶当时是一个正在建设的新兴城市;上饶有美丽的山水与纯朴的民风民俗。这一切也是辛弃疾成为伟大词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辛弃疾在南宋文坛上占有崇高的地位,其文学成就的取得,与其转益多师、善于学习前人密切相关。其中,韩愈的影响不容忽视。迄今为止,尚少有人就此问题予以深入、全面的考察。韩愈作品为辛弃疾大量引用,韩愈的"气盛言宜""不平则鸣""以文为戏"等文学观对辛氏影响甚强,韩愈"以文为诗"、奇崛险怪的诗歌艺术对辛氏创作的影响也很大。韩愈对辛弃疾创作的影响,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可使我们看到二人审美趣尚的共通之处,另一方面还有助于我们探索辛氏仰慕韩愈的原因及辛氏文学观和创作风格的渊源,此外,由这一影响,也可见出辛氏词艺与韩诗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张萍  谢文娟 《奇闻怪事》2005,(11):23-23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词。作者辛弃疾以“行”为线索,由近及远,从岭上写到岭下,将夜行中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细致的观察,丰富的联想,织成了一幅夏夜行道图,从中表达了词人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9.
该文是作者为“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成立提交论文的后半部分,前半部分对两位诗人相同之处的比较,已在我刊92年第5期刊发。  相似文献   
10.
奉雷 《凉山大学学报》2003,5(4):169-170
辛弃疾是南宋杰出爱国词人,其诗词根植于金人入侵的国难时期和自己坎坷困顿的人生之中,成为我国诗歌遗产中不可多得的珍品。词中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那种深邃的爱国主义思想,让我们仍能感觉到一颗灼热的爱国之心在顽强地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