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7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丙型肝炎是一种血清型肝炎,国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自愿供血者的抗体-HCV阳性率为0.25%-1.2%,丙型肝炎约占70%-95%。心脏手术病人感染丙肝者占2%-51%,国内的报道:北京地区献血者抗-HCV阳性率为2.95%;上海1004例健康人丙型肝炎率为0.2%。由输血或其它血制品引起的肝炎比率为2.4-27.3%,其中接受职业供血者血  相似文献   
2.
3.
血科是大型综合性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为临床提供医疗用血和指导用血的重要任务.其工作性质不仅与病人的生命息息相关,而且是整个医疗过程的重要环节.因此,保障病人用血的科学、合理、安全、及时、有效是输血科质量管理的头等大事.特别是在紧急抢救病人的情况下,时间和血液就是病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4.
郝建珍 《甘肃科技》2012,28(9):139-140,101
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减少血液资源浪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随机抽取有输血病史患者的病案进行回顾性调查.兰州市临床用血平均以10%以上的速度逐年递增,红细胞输血是现代输血的主要成分.在临床用血中,红细胞输血的合格率为71%,血浆输注合格率仅为30%左右,血小板输不合理输注相对较少.建议加强临床医生输血风险意识教育,建立临床输血再教育机制,更新临床输血观念,提高临床输血水平.  相似文献   
5.
17世纪,医生开始对人输血,当时人们对羊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认为羊血最为圣洁干净。于是,外科医生用羊血输入人的血管来治病,居然有人活了下来,它治愈了一些严重贫血的患者。后来采取人与人之间输血,但成功率较低,直到1901年,奥地利细菌学家卡尔·兰德施泰纳发现了人类A、B、AB和  相似文献   
6.
7.
8.
自2006年9月以来,根据卫生部、省卫生厅等上级机构的一系列关于大力加强各医院输血工作文件要求,我科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针对我院输血工作实际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措施,取得明显效果,临床成份输血率同2005年的41%提高并稳定在2007年的90%以上,输血前检查率达到100%,临床输血反应由2005年的2.1%下降至2007年的0.3%,输血工作的合理性、科学性逐步提高,已基本达到省卫生厅颁布的标准.笔者认为主要由于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输血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输血患者9 264例,分析其中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患者的输血类型、临床特点、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次研究的9 264例输血患者中,出现输血反应49例,发生率为0.529%,其中无溶血反应.过敏反应发生例数为37例,占总输血患者的75.51%,发热反应12例.对血浆、红细胞悬液、血小板、冷沉淀这4种常见的血液成分的输血反应发生率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小板组输血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血浆、红细胞悬液、冷沉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18岁的未成年组输血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年龄≥18岁的成年组,有输血史、过敏史组输血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输血史、过敏史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血液病区组输血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血液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白细胞滤器输注红细胞的患者中发热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对于输注血小板、有输血史或过敏史、未成年或血液病区的患者应更加警惕输血不良反应,可积极采用滤除白细胞过滤器,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浅谈输血科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如何加强输血科管理.方法从加强宣传,制定制度到监督落实入手,进行全面管理结果保证用血安全,维护患者健康.结论输血科通过与临床、血站的宣传、沟通,完善制度强化管理,保证患者安全、合理、科学用血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