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5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中长期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全国1992-1999年居民消费水平的统计数据,采用灰色系统理论的数据预测及缓冲算子公理,结合定性分析,建立了GM(1,1)模型,预测了我国2000-2005年居民消费水平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张雷  高夏  贾凯 《科技咨询导报》2014,(11):206-206
从宏观角度分析汇率,购买力平价理论提出,从产品市场的角度提出两国货币的汇率取决于它们各种的购买力。而利率平价理论指出,从货币市场角度分析,提出利差是导致两国汇率远期差价的原因,即本国利率提升能够导致本币对外币汇率的上升。在弹性价格货币模型中,用现代货币学派的供求理论来说明汇率和货币关系,即当一国货币供应超过需求时,价格水平趋于上升,导致汇率下跌。  相似文献   
3.
蒋彬 《科技智囊》2013,(6):I0044-I0045
随着全球经济下滑,顾客的购买力在下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方面,“总得要想办法实现突破!”,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又是错综复杂的,于是,中国企业选购管理咨询的需求又开始高涨。“如何选购到称心如意的管理咨询”是摆在老板面前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林晓梅 《科技信息》2006,(9):250-251
人民币汇率水平近年来成为我国的各主要贸易国争议的对象,对此,本文以购买力平价理论为基础,通过外部平衡的研究,以及内部均衡的影响,确定人民币并不存在低估问题,是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博弈的结果,并对此给与一些政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运用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和费雪理论中的观点,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讨论了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利率对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试图对关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争论进行一番归纳、提炼;并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对于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主要对通过计算大汉堡指数和评估样本商品价格从而估算绝对购买力平价的2种方法做一番探讨;还将探讨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进而分析人民币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的原因.由于深处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大背景之下,还将在讨论过程中贯穿人民币是否应继续不断升值的研究,并最终从购买力平价理论角度提出对汇改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消费者心理对购买行为起着重要作用.不同城市的房地产消费者在选择住房的过程中有其不同的心理特点,文章通过对太原2009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消费者心理调查研究从消费者角度来分析住宅房地产市场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内容包括:购房者基本特征、购厉者购买力偏好和影响因素等.通过分析,人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房地产市场及其运作,从而促进房地产市场营销,规范房地产市场交易,指导消费者更加理性合理地消费.  相似文献   
8.
宋向东 《科技资讯》2008,(14):170-171
对于目前房价上涨过快的原因除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外,主要是由于商品房供给结构不平衡,高档次多,经济实用房少;购买力越位以及投资或投机需求过大,使得购买力大幅增长;地价上涨幅度过大提高了商品房成本;高额税费和银行贷款驱动房价上升等。为解决这个问题,建议增加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廉价房的规模和数量;规范土地价格,土地拍卖应从目前"价高者得"的方式,转为"限房价、竞地价"的方式;银行应严控贷款门槛;住房市场化与保障制度双轨并存发展。  相似文献   
9.
章通过分析物价变动影响会计的成本核算、利润计算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等,探求其财务会计在物价变动情况下的对策是:首先区别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耳,其次将按历史币值表示的财务报表数据金额棱算为按不变币值表示的金额,再次计算货币项耳净额的购买力损益,重编一般物价水平表。  相似文献   
10.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a group-buying online auction (GBA) model for a monopolistic manufacturer selling novel products in the uncertain market. Firstly, we introduce the bidder's dominant strategy, after which we optimize the GBA price curve and the production volume together. Finally, we compare the GBA with the traditional posted pricing mechanism and find that the GBA is highly probable to be advantageous over the posted pricing mechanism in some appropriate market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