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5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千山位于辽宁省的中部,其气候和地形地貌较为独特,豆科植物分布广泛。在1992年-1995年间,我们共采集32株根瘤菌样品,包括9个属13个种豆科植物。通过研究发现,根瘤菌与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有很大的关系,为根瘤菌的资源调查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4株高效共生花生根瘤菌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2株分离自四川省各地的慢生型花生根瘤进行水培、盆栽、田间小区试验,通过考查结瘤数、鲜瘤重、单株全氮含量、花生产量,筛选出4株有效性高、竞争结瘤能力较土著根瘤菌强的菌株,它能增强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效果,这在理论上和生产实践上均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固氮正调节基因nifA促进大豆根瘤菌的结瘤效率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先前的工作指出nifA不仅调节niffix基因的表达,同时可能也调节包括根瘤形成和维持根瘤功能中的一些基因,通过在大豆根瘤菌Sinorhizobium fredii NH01中引入额外组成型表达的肺炎克氏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nifA,研究固氮正调节基因nifA对共生结瘤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引入KpnifA可提高大豆根瘤菌的结瘤活力及竞争结瘤能力,同时初步试验结果证实,带额外nifA的大根瘤菌比野生型大豆根瘤菌具有更高的结瘤因子活性,推测nifA对结瘤过程的促进作用可能作用于根瘤菌的结瘤因子合成阶段,由于结瘤因子是诱导主形成根瘤的主要信号分子,而结瘤过程具有自我调节作用,植株一旦结瘤,就会抑进一步结瘤,因此引入固氮正调节基因nifA能提高结瘤效率。  相似文献   
4.
当然了,任何战争一旦开战,肯定都是两败俱伤,植物和细菌也一样。所以在开战前,它们会先来一场友好谈判,尽可能化敌为友。不信你瞧,豆科植物和根瘤菌就握手言和啦!豆科植物干脆直接敞开门,让根瘤菌寄居在自己的根系处。这么一来,根瘤菌会向植物“进贡”充足的含氮物质,这是植物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而植物也会把自个儿制造出的含碳物质,提供给根瘤菌。于是,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互惠互利、和平相处,哪儿还用打什么仗啊!  相似文献   
5.
豆科植物取氮有道,靠和根瘤菌形成的共生关系固定大气中的氮。固氮过程的关键在于有一个促使根瘤菌的进入同时又有拒绝土壤中大量不受欢迎的入侵者的分子识别系统。1990年,该识别系统中的一种成分被确定了。这种成分虽然形式各异但学名都叫结瘤因子(NOD)。NOD是由根瘤菌产生的,它是根瘤菌攻破植物根毛锁从而进驻植物体的钥匙。  相似文献   
6.
7.
8.
生物固氮在农业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逐渐认识到,农业的发展既要增加农作物产量,又不能破坏土地的持续生产力和生态环境,这就是可持续农业发展战略,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氮素肥料,是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然而,过度地施用和依赖化学氮素肥料,也给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在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之际,人类再次把目光投向了生物固氮。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生物固氮在农业中的应用现状;通过对生物固氮优越性的分析,展望了生物固氮在农业中的应用前景,并着重讨论了实现非豆科植物高效利用生物固氮的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9.
《少儿科技》2020,(3):38-38
2019年搞笑诺贝尔奖和平奖成果:"试图测量挠痒痒时的愉悦程度"研究者翻阅文献,没有发现关于挠痒痒究竟有多么舒服的定量化研究,决定做这方面的先行者。他们用一种热带豆科植物挠身体各部位,包括前臂、脚踝、背部、腋窝等。结果显示,人挠背部和脚踝时感到更愉悦。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山西豆科植物资源的野外调查、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对山西豆科植物从不同用途给以分类,为山西豆科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