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8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44年   1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唐、清两代是古代西域边塞诗繁荣的两座高峰且各具特色 ,本文试图通过对唐、清两代西域边塞诗的比较分析 ,指出唐代主要开创了边塞山水诗 ,清代主要丰富了边塞风俗诗 ,两代都对西域的旅游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用大量的篇幅对于阗的情况做了论述,其中有三则耐人寻味的故事,将对鼠壤坟传说、蚕种传入故事、龙鼓传说进行探讨,并挖掘这三则故事的文化内涵。三则故事对于阗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同时出现在丹丹乌里克佛教遗迹中不是偶然的。在中西、中印文化交流中,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于阗文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现存史料和诗歌出发进行考察,确定唐代亲历西域的诗人有来济、郭元振、骆宾王、卢照邻、张宣明、岑参、萧沼、张谓、殷济、武涉、佚名从军者、佚名客游者、佚名陷蕃者、玄奘、慧超(惠超)、卜天寿、李白等,留下西域相关诗篇102题109首,西域经历对其诗歌创作发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一提起“边塞诗”,人们自然就会想到盛唐岑参、高适的名作。但是他们的前驱者的拓荒足迹,也是不该淡忘的。初唐骆宾工就是最早踏上从军西域之路的诗人之一。其“晚风连期气,新月照边秋,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夕次偷类津》,“手周炎初尽,边庶q早枯,层阴笼占木,变  相似文献   
5.
汉魏六朝已有汉地西域诗,隋代数量增加.唐代朝域扩展,中原与边域和周边通商增多,西域都护府都督府与"入幕制度"使诸多官僚将帅文人邀功西域,边地生活和战事成为唐诗的重要内容.边塞西域诗多描写赴边将士之悲壮、离别、思乡与戍边战事之雄浑并形成流派;汉地西域诗涉略边域风貌、风物、技艺、信仰等,尤其于元明都城.清代西域诗亦多戍屯和风情类,较唐代之内容与数量愈多.其风土风习勾连西域文化蕴涵与源流.诗词、绘塑是文化认知的浓缩、透视与情感抒怀,民俗、信仰、艺术、竞技是社会历史文化的要素、载体、镜像.笔者以汉地诗钩沉佐证西域文化于汉地的传入、留存、衍生,所涉汉地西域诗,略汉代及清季,重现古代至晚近尤其中古中国社会之西域文化事象.如走索(走绳、绳技)、杆技("都卢"、缘杆、寻橦),西域音乐(曲式、乐器、乐舞),马球(击鞠、打毬),马术(仪仗立马、蹀马之戏、走马走车),张灯风俗;狮子狮舞(模拟狮舞、舞狮),西域佛教(贝页经、佛赞、译师、佛寺),西派摔跤,葡萄与葡萄酒等,且考其内陆欧亚或大西域(及近东)渊源.这些文化元素,成为现今汉文化的重要组成.它亦启示,承载文化的除文字包括诗以外,尚有技艺竞技、信仰习俗及其家传族传、壁画雕筑塑像诸记录方式;追寻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西域部分,不应忽略文献正史外的美学载体与民间成分.  相似文献   
6.
7.
本刊启事     
正本刊为昌吉学院主办的综合学术理论双月刊,在全国公开出版发行,以开展学术理论研究,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为宗旨,突出民族性、地方性与师范性。本刊主要刊载政治、财经、文史、哲学、法律、语言文学、民族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为校内外优秀科研成果提供发表园地。主要设有"语言文学研究"、"北庭西域研究"、"女性文化研究"、"回族研究"、"教育教学研究"等栏目。本刊坚持  相似文献   
8.
重绘玄奘     
姜燕 《科学大观园》2014,(20):56-57
<正>今年夏末秋初,我们再一次穿行在"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上。这里是古老丝绸之路的枢纽,也是玄奘当年走过的地方。荒无人迹的高原河谷时而阳光炽烈,时而狂飙雨雪冰雹,海拔5000米的山口覆盖着厚厚的积雪,空气稀薄。亲历险恶的高原丝路,不禁让人重新刻画玄奘的形象——他是位体魄强健的探险家;方位感极强的地理学家;热衷趣闻的唐朝和尚;更是位言辞犀利的率性美男。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电影《赵氏孤儿》中"西域神鬣"这一西域方物的考辨,本文认为其中的"西域神鬣"这一称谓其实是现代人的杜撰,它直接来源于元代杂剧中的"西戎神獒",而西域出神犬——"西戎神獒"的观念和古人对西域的神话乐园想象是分不开的,现实中的"西戎神獒"很可能就是今天产自青藏高原的藏獒。  相似文献   
10.
天山南北丝绸古道上的烽燧,是古道的守望者。虽经千年狂风暴雨的剥蚀,依然挺立在荒漠、绿洲中。它无言地诉说着2000年前从西汉王朝开始,中央政府开辟使用的西域交通官道上设置烽燧的历史。遥遥向望连续不断的烽燧线,起到了传递信息,卫护行旅、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军事作用。"新疆孤悬塞外至汉唐以来时叛时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