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6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运用频域上的分支理论研究了一类血吸虫病传播模型的Hopf分支动态,严格证明了Hopf分支的存在性,运用四阶调和平衡方法推导出由Hopf分支产生的周期轨的近似解析表达式、频率和振幅。研究结果表明,被感染的钉螺由潜伏期进入易传染期的几率δ对人体内寄生虫数量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用纯化的日本血吸虫31/32kd蛋白(Sj31/32)辅以polyalphaolefin(PAO)佐剂免疫小鼠,同时比较了Sj31/32辅以福氏完全佐剂(FCA)对小鼠保护性免疫力的影响.Sj31/32+PAO组小鼠减虫率为43.17%,肝减卵率为67.02%,Sj31/32+FCA组小鼠减虫率为28.74%,肝减卵率为64.(?)4%,Sj31/32组小鼠减虫率为26.99%,肝减卵率为51.73%.结果提示,Sj31/32辅以佐剂,对小鼠保护性免疫力明显强于单纯Sj31/32蛋白对小鼠的保护性免疫.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灭钉螺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有关微生物灭钉螺方法和途径的研究现状,分别叙述了一般微生物灭螺试验及效果,并简要说明了灭螺微生物的初筛和两种微生物杀螺常用的实验方法,初步探讨了灭螺机理及对今后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探索》2011,(9):8-8
一项新研究首次发现,一种困扰全球人类的微小的线形寄生虫也感染了古代非洲人。曼氏裂体吸虫(也称曼氏血吸虫)在水生蜗牛体内孵化,然后进入水中,最终可能钻进游泳或蹿水者体内。进入人体后,血吸虫可能会产卵,虫卵经由尿液或粪便逃出人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aponicum)新的疫苗候选抗原基因.方法:以S.japonicum成虫DNA为模板,PCR扩增相关基因,然后将其克隆XpBS-T载体,通过菌落PCR对产物进行检测,对阳性克隆子测序,与GeneBank中的已知相关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菌落PCR获得一条与PCR产物一致的DNA片段,序列测定结果表明PCR产物与S.japonicum 22.6 kDa抗原分子核苷酸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其目的基因大小636 bp,具有一个189 bp的ORF,能编码63个氨基酸.ORF不是全长的阅读框,只获得部分编码区.表达产物可含有一个包含9个氨基酸残基的潜在螺旋跨膜片段(25~33位)和一个酪氨酸激酶磷酸化位点(38~39位).讨论:成功克隆出一个与S.japonicum 22.6kDa抗原编码基因有高度同源性的基因.预测该基因为膜相关蛋白基因,可编码血吸虫体表膜相关蛋白.在生理机能上,该膜相关蛋白可能是信号传递分子.  相似文献   
6.
中草药对日本血吸虫尾蚴钻肤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采用离体琼脂实验和在体灌胃实验观察几种中草药对日本血吸虫尾蚴钻肤的影响.射干体外对日本血吸虫尾蚴的钻穿有明显抑制作用,商陆、徐长卿灌胃后对尾蚴钻穿有抑制作用.射干、徐长卿的防蚴效果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中草药(尤其消炎镇痛类中草药)在血吸虫病的预防(尾蚴钻穿环节)中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8.
简述了防血吸虫感染防护服面料的研制过程,包括血防药物、面料规格的确定、药物整理以及染整工艺的选择,药物整理织物耐疲劳模拟试验和药物含量的测定,并通过动物试验以检测其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通过对我国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群的免疫流行病学调查,确定年龄相关的优势血吸虫抗原特异性抗体应答的同种型特征及与化疗后再感染状态相关的优势血吸虫特异性抗体应答的分子机理,进而确定其抗原特异性,为日本血吸虫病免疫流行病学研究和疫苗的研制提供基本信息.  相似文献   
10.
该课题在南京长江中心的潜洲和子母洲进行钉螺和沟鼠血吸虫的调查研究,沟鼠阳性率有随着沟鼠体重增加而增高的趋势,300g以上沟鼠阳性率高达92.9%.两个洲上无居民、家畜,也未发现其他鼠类和哺乳动物.研究结果表明,潜洲和子母洲存在日本血吸虫病沟鼠疫源地.这一研究成果为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研究和防治对策的制订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