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1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57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112篇
教育与普及   1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4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33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雪灵芝又名卵瓣蚤缀Arenaria kansuensis Marim var.ova Tipetala Tsui.是石竹科蚤缀属植物,常年生长于四川省阿坝、甘孜州海拔4200~4500m雪线地带,为多年生垫状草木,全草入药,性味甘寒,滋阴养血,益肾壮骨,用于肺燥、咳嗽、咳血、血虚风痹,其抗炎、抗免疫作用强度与可的松相似,我们前期研究中发现在缺氧状态下,雪灵芝对肺血管重建,肺动脉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具有预防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效果.为了寻找雪灵芝预防治疗肺动脉高压疗效的活性成分,对雪灵芝药材进行了全面的化学研究,经碱水解后的提取液中,分离出阿魏酸,在阿魏酸的正丁醇提取物中,分离出有效成分马替诺皂甙(Phenylpropanoid Glycoside,named Marxynoside).本文对马替诺皂甙进行了2D NMR研究。  相似文献   
2.
伞花木染色体核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次报道了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伴花木(无患子科)的染色体数目,并对其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种染色体的核型公式为:K(2n)=22=16m+6sm,染色体属较对称的“2B”型。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次报道了黑藓科Andreaeaceae和欧黑藓Andreaea rupestris Hedw.在新疆昆仑山的分布,这也是本科在中国西北地区分布的首次记录。文中描述了本种的形态特征,讨论了新疆标本的形态特点和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4.
新疆蝗虫一新属新种(蝗总科:槌角蝗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章金钢  郑仁玖 《科学通报》1992,37(22):2110-2111
  相似文献   
6.
板栗综合加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栗(Castaneamollisinma)属山毛榉科(Fagaceae),原产我国,既是一种重要木本粮食植物,又是一种广为人民喜食的坚果果品。其经济价值高在我国产区分布很广。我国华北、华南、西南、华东地区,如河北、山东、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安徽等地均盛产板栗。尤其近年来。因其经济价值高,不少地区纷纷扩种板栗,仅江西省近来就扩种板栗30多万亩。然而由于板栗易霉烂变质、生虫而不耐保存。尽管世界上许多人对板栗保鲜作了大量研究,但致今尚未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因而不但降低了板栗利用率也限制了其经济价值提高。研究板栗综合利用深加工技术,则是提高板栗利用率,增大板栗附加值,使其发挥更大经济效益的较佳途径。为此我们对板栗综合加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对采自长白山的副滑珠甲螨属-国内新记录种-多毛副滑珠甲螨Paraliochthonius piluliferus进行详细描述,并附形态特征图。  相似文献   
8.
两种蛙科无尾类的核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斑倭蛙:2n=26(16M 1-SM),NF=52,除Nos,2,3,4,6,9等五对为SM外,其余诸对均为M,次缢痕位于8q,威宁蛙2n=26(18M 8SM),NF=52,除Mos,3,4,6,7 等四对为SM外,其余各对为M,次缢痕出现在1q和7q两处,前者频率较高,根据相对长度,臂比值和次缢痕的位置和数目讨论了蛙亚科的核型演化机制,推断可能是相互易位和臂间倒位为主。  相似文献   
9.
蝉,也就是夏天在我们耳边聒噪不休的知了。 在可以高傲地飞翔之前,蝉曾有过多年的地下生活,就像一个艰难的矿工沉身于湿冷、黑暗和孤寂之中。它们蛰居于地下,不仅仅是为了有一天可以飞翔,更为了能够自由地歌唱。蝉们以非凡的毅力来等待那个遥远的理想。若干年的艰辛换来一夏的飞翔与歌唱,这就是蝉的一生。 蝉的一生是漫长的,但它真正成虫,终于爬上树枝引亢高歌时,却己是其长达数年乃至十余年的生命历程的最后几周了。蝉们的歌唱,真正是其生命中的绝唱。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