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8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53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英语谚语内容十分广泛,且具有言少意多、言浅意深、生动形象、幽默风趣、观点鲜明等特点,是美学修辞的典范,是英语语言的瑰宝,是英语民族智慧的结晶英谚中大量使用修辞格,英谚的修辞功能,概括起来说,体现在通过对照、反复、押韵、比喻等修辞手段使之达到流传久远的目的。本文主要就英语谚语中的比喻修辞进行探讨,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讽喻、换喻和提喻。  相似文献   
2.
高轶妹 《科技信息》2007,(28):203-203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正确使用谚语,有极大的作用:巩固语言知识;提高表达能力;了解西方文化;促进品德修养。  相似文献   
3.
日语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体现人们的经验和智慧的谚语,这些谚语也反映了日本民族的文化积淀.本文就其中和人们日常饮食密切相关的一些谚语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其中所反映出的一些日本人民的生活习惯和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4.
习语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是语言中的精华.凡历史悠久的语言无不有着内容丰富的习语.通过劳动和生活、神话和寓言、历史事件、宗教影响、文学语言、外来语的影响、科技的发展等不同层面,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证实了英汉这两个分属于两个半球的语言,特别是习语,在产生的土壤、演化的历程和来源等方面有非常多的共性.  相似文献   
5.
郑帅 《科技信息》2007,(32):148
谚语是各国人民在劳动和生活中不断积累起来的,是语言的精华,文化的沉淀。本文拟从谚语的内容、取材、历史渊源、阶级、宗教等方面,对英汉言语的民族特色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6.
成语的产生本质上也是一种化现象。它承载着民族化特色和化信息,包括民族化心理的信息。通过汉英成语看中西民族化心理的主要特征,并在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论述在跨化交际中成语与民族化心理的价值取向问题。  相似文献   
7.
刘琦红  刘欣 《科技信息》2007,(31):153-154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英语委婉语的学习对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汉委婉语使用能力的影响。测量题项分为四类:附加性变化、削减性变化、生产性变化和分裂性变化。结果显示,英语委婉语的学习,对学习者英汉委婉语使用的综合能力有一个相当的促进和提升作用,并未带来多少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程佳佳 《科技信息》2008,(20):152-152
英汉这两种各具特色、大相径庭的语言,其表达方式与文化习惯存在一定差异,是由于汉民族文化与英美文化之间存在着民族历史、社会制度、道德信仰、文学艺术、心理特点、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地域风貌等差异,这就要求译者从文化的角度准确再现原语所要表达的意义、方式和风格,渗透到对方的语言文化中去,语言表达才能表达准确运用自如。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颜色词构成的习语、谚语和名字等此类颜色词的使用特点以及颜色词所具有的比喻、夸张、象征等修辞特点的描述,使我们了解到这些丰富的颜色词汇使抽象的事物变得活泼生动,凸现了语言的张力.因此可以看出颜色词是语言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中谓词可以直接作主语和宾语.英译时可借助于词缀、动名词等方法.这些方法使对应于汉语谓词的英语词汇具有名词性质,即英语名物化的结构.最后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谓词作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