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77篇
  免费   297篇
  国内免费   493篇
系统科学   237篇
丛书文集   372篇
教育与普及   404篇
理论与方法论   82篇
现状及发展   65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9006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271篇
  2014年   501篇
  2013年   438篇
  2012年   513篇
  2011年   534篇
  2010年   519篇
  2009年   536篇
  2008年   679篇
  2007年   629篇
  2006年   409篇
  2005年   466篇
  2004年   367篇
  2003年   393篇
  2002年   378篇
  2001年   358篇
  2000年   239篇
  1999年   203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66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57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验证并推荐合理、可靠的地下水氮浓度数据空间插值方法,本文基于ArcGIS的地统计向导中的各种空间插值方法对中国东北某灌区地下水三氮浓度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分析不同插值方法在地下水氮浓度分析中的可行性和优、缺点.结果显示当地下水氮浓度测量数据较好地符合正态分布规律时,各种空间插值方法的预测精度均较高;当数据空间变异性较大、不够符合正态分布规律时,经验贝叶斯克里金法可以得到精度更高的插值结果.  相似文献   
2.
使用实验轧机旁冷却装置配合轧机进行轧制实验,研究轧制道次间不同冷却工艺对特厚钢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道次间冷却工艺可以在全厚度方向获得组织细化及强韧性提高效果,采用强冷道次间冷却实验钢1/4处晶粒尺寸可细化至10μm,强度为376MPa,-40℃冲击功为169J;心部晶粒尺寸可细化至15μm,强度为360MPa,-40℃冲击功为123J.本工艺可形成470μm厚表层细晶层,晶粒尺寸可细化至5μm;粗轧道次间插入冷却工艺轧制钢板强度和冲击韧性优于中间坯冷却工艺;随冷却强度增加,钢板内部组织明显细化且强度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股市噪声交易能量较大、行业指数同步性较高的特点,提出改进的EMD(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经验模态分解)去噪方法对行业数据进行处理,进而采用BEKK-GARCH模型分析金融危机前、金融危机期间、金融危机后三个阶段行业间波动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在降低股价同步性方面,改进的EMD去噪方法效果更佳;行业间波动溢出效应在金融危机期间显著上升,金融危机后回落;较之金融危机前,金融危机后传统制造业受产业链上游的波动溢出效应有所降低、受科研的波动溢出效应有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二氧化碳(CO_2)是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利用卫星平台观测大气干空气柱中对流层二氧化碳气体体积混合比(XCO_2)是当前温室气体监测的主流手段.首先介绍了5种具备近地面XCO_2浓度观测能力的卫星平台,并以GOSAT卫星的短波红外二级数据产品为例,重点介绍了中国2009~2016年大气XCO_2浓度的时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中国XCO_2浓度高值区主要出现在东南部,西部地区以及高纬度地区XCO_2浓度相对较低.8年间XCO_2平均浓度为392.28 ppm,并以2.28 ppm/a的速度持续增长.XCO_2浓度随NDVI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季最高,夏季最低,年平均变化量达到6.2 ppm.  相似文献   
5.
针对常规水压裂液会对页岩造成伤害,容易产生水锁,不易返排,还造成水资源消耗和污染环境等问题,制备了低伤害二氧化碳凝胶压裂液。将自备的F2EU和F4EU增稠剂加入到超临界CO2基液中,探究两种增稠剂的加入量对CO2凝胶压裂液黏度的影响,综合考虑成本与效果,优选了2%的F4EU增稠剂,可将CO2的黏度增至15.4 mPa·s。研究了温度、压力以及剪切速率对凝胶压裂液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黏度总体降低,但中间出现一个短暂升高阶段;随着压力上升压裂液黏度增加;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压裂液黏度下降,属于一种典型的剪切变稀的假塑性流体。F4EU超临界CO2凝胶压裂液的平均伤害率为1.39%,远远小于常规压裂液对岩芯的伤害率。实验表明,F4EU超临界CO2凝胶压裂液在页岩气压裂开采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春节期间宝鸡市区大气颗粒物粒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Abrupt climate change:Debate or action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Global abrupt climate changes have been documented by various climate records, including ice cores, ocean sediment cores, lake sediment cores, cave deposits, loess deposits and pollen records. The climate system prefers to be in one of two stable states, i.e. interstadial or stadial conditions, but not in between. The transition between two states has an abrupt character. Abrupt climate changes are, in general, synchronou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and tropical regions. The timescale for abrupt climate changes can be as short as a decade. As the impacts may be potentially serious, we need to take actions such as reducing CO2 emissions to the atmosphere.  相似文献   
8.
CO2跨临界循环系统润滑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保证CO2跨临界循环系统的稳定运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润滑油,在分析摩擦润滑特性的基础上,采用实验数据对比的方法,对POE、PAG、PAO和烷基芳香烃4类合成润滑油在CO2跨临界循环系统中的混合性、流动性、可溶性、黏度、长期稳定性及润滑性等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OE类润滑油是CO2跨临界循环系统的一种相对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前性能化设计规范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是从强调财产保护转变到强调生命安全保护,因此对建筑物内人员行为特征和运动规律的研究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元胞自动机模型在交通流研究中的应用已经开展多年并取得了很多有用的成果,但涉及人的行为特征的研究往往十分复杂,在这方面利用自主体来研究具有较大的优势。给出的模型结合了这两方面各自的优势,是在元胞自动机交通流、行人流基本框架上建立起的多自主体人员行为模型,它对评估建筑物的设计方案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