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贴近"原则的思想根源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新形势下对党的群众路线的新实践和新发展,它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体现着求真务实的价值追求。落实"三贴近"原则是党的群众路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2.
在习仲勋一生的革命生涯中,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形成了自己关于群众工作宝贵的群众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对习仲勋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群众观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简要论述并探究其当代价值,有利于当前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且对保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3.
无产阶级革命家、民族英雄方志敏撰写的《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一文,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光辉历史文献。书中结合自己从事革命斗争的实践,阐述了关心群众疾苦,忠实为群众谋利益的宗旨意识;宣传发动群众闹革命的工作方法;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力量源泉等群众路线思想与群众工作方法,至今仍然有启示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哲学角度阐述了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问题,认为: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精神文明建设在内容上应该思想道德和教育科学文化同时并举,相互渗透;精神文明的发展道路充满前进、成功和曲折、困难;人民群众是精神文明建设主体和受益主体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群众观"与传统儒家文化中"贵民""爱民""富民"的"民本"思想的阐述,说明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正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民本"思想优秀内核相结合的产物."以人为本"的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指导,同时又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儒家的"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相结合而产生的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群众观包含丰富的思想内容:一切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准绳;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尊重群众的实践和创造;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认真学习、研究邓小平的群众观,对于建设好我们的党,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的群众观包含丰富的思想内容,一切以人民利益的最高准绳;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尊重群众的实践和创造;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认真学习,研究邓小平的群众观,对于建设好我们的党,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贯的宗旨,是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获得和巩固执政地位的法宝。在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我国党群关系并不十分和谐,以致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重提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构建和谐党群关系刻不容缓。本文试图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视角下,分析当前党群关系存在的主要矛盾以及影响党群关系不和谐的因素,努力探索构建我国和谐党群关系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
通过探究梳理习仲勋群众观的发展脉络,可以发现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贯穿习仲勋思想与革命实践活动中的一条鲜明主线,充分表明习仲勋群众观既是对他长期革命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践行与升华。我们期冀习仲勋坚定走群众路线的革命一生会为新时期广大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提供积极借鉴。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的群众观,科学地概括和提出了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问题。对此,本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论的重要客观基础,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的大多数是我们看问题的基本原则,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等五个方面展开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