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0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钱钟书文学批评的兴趣向来以旁征博引、学术渊博而著称。同时从语言批评的维度去审视钱钟书的《宋诗选注》又可以看到钱钟书对语言所特有的兴趣,以及细读式的批评兴趣。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采用了正言若反、从其内部攻之的批评策略展开它的批评兴趣。  相似文献   
2.
"细读方法"对语句"花园路径现象"的指明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园路径现象(GDP)"非局部歧义.花园路径现象在语素、词汇、句子、语篇层面普遍存在."细读三知识"体现内在隐能,"细读三能力"反映外在显能,内外结合、显隐搭配形成"细读原则"(MCR).只有围绕语义中心,满足认知、结构、功能条件,符合充分性、普遍性、结合性、能释性要求,才能正确解读语句层面的花园路径现象.  相似文献   
3.
激发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质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重心。文本细读是走进文学本身魅力的一大途径,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基本路径。文本细读教学法是文本细读在文学史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也是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立足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从语文课程性质地位应与基本教学理念相统一的价值视角,密切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实践,重点对文本细读在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经典阅读是一种精神行动与思想操作的实践。它体现在文本细读与文本阐释结合、文学理论资源的运用、借用文学批评固定的范畴和术语转换成文本分析的技巧等方面,并以此发现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文学”教学的目的亦在于此。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应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目的,增加课堂趣味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增加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并及时的复习,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7.
"鞭打"是小说《父亲的微笑之光》的核心意象。不少评论者认为鲁宾逊对麦克德琳娜的鞭打,体现的是一种"父权",是一种以爱的名义实施的"所有权"。通过细读文本指出:黑人学者鲁宾逊的身份具有"双重性",鞭打麦克德琳娜的事件实质上是其互不妥协的两种灵魂矛盾斗争的佐证和结果。  相似文献   
8.
现代爱情小说的经典之作《伤逝》,自发表来一直为人们关注,也获得了高度评价。可是相关的评论文章多停留于宏大话语和文本"外部"问题的探讨上,很少从细部去阐述鲁迅作为"伟大文学家"之所在。潜心细读《伤逝》,它那玄妙精巧的双层标题、独特精深的单句开头、显隐交织的"手记"体叙事视角、意蕴丰赡的开放式结尾呈现了经典文本的建构策略——以现代叙事解构传统,彰显了鲁迅先生作为现代小说奠基人精湛的叙事技巧,也见证了他不愧为文学大师的美誉。  相似文献   
9.
奚志英  朱凌 《科技信息》2010,(26):I0142-I0143
传统教育方式、学生自身阅历的缺乏以及教师本身对作品的理解失误等原因造成当前大学生缺乏对文学文本精读、细读的能力。具体到文本细读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经典作品的选择、直接拥抱作品、抓住细节等方法来进行。具体操作中还应注意作品整体的把握以及具备长期训练的耐心等问题,并处理好指导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我国的小说在叙述速度和节奏上加快了。通过“细读”之后。可以发现小说在叙述上的三大变化:删除了如古典小说、近代小说和西方传统小说中大量存在的繁杂的环境描写.特别是自然景物描写;简化心理描写。以至于消除了原来界限分明的议论和心理活动之间的界限;人物对话极为省略.省略到不用引号.从而转化为叙述。产生三大变化的根源在于作家主观情感的灌注.在于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