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在中外法制史上,法律法规融合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是各国法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在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法律就出现过日耳曼法和罗马法的融合,两种法律制度的融合产生了封建的普通法的原则还出现了法兰克帝国的法律统一运动。融合的过程,仍可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共同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公私法划分对中国法治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私法划分在我国现代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公私法划分是大陆法系国家法律体系在理论上的基本分类.依法治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公私法划分的现实意义.只有良好地实施、运用公法和私法,才能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竞业禁止是协调平衡市场主体间(特别是雇主与雇员之间)各自权益的一种法律制度。本文通过对竞业禁止产生及其法理基础进行阐述,着重探究劳动者离职期间的约定竞业禁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传统上行政法属于公法,有自己独特的理念和一系列的行为规则,但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公民权利意识的增长,以及福利国家,给付行政理念的兴起,传统的行政法受到冲击,私法的精神,私法的方式日益向行政法渗透,私法的渗透对现代行政法的理念和实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价值多元化的当代社会,市场与政府面临"双重失灵"。在这种背景下,"公法私法化"和"私法公法化"两股潮流几乎同时出现并被吸收于各国法律中。我国当前正在推行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集中体现了这样一种公法与私法"接轨"的潮流,反映了《公司法》从"统治法"向"管理法"再向"治理法"演进的趋势。在暨南大学法治化营商环境研究中心、暨南大学人文学院、广东省珠海市"两建办"联合主办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与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理论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和实务工作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现代民法中表示主义的兴起源于“信赖保护”,意思表示的客观解释、德国民法典的表示立场、物权变动的公示无一不是权利外观理论的体现,但私法自治才是所有权善意取得制度的正当性基础.正确认识所有权的善意取得制度的历史演化、构成要素、理论基础,跳出原始取得的既有框架约束,将之定位于继受取得,对于正确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保险合同的有利解释原则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合同解释的有利解释原则产生和存在的原因:一是私法的公平原则,二是法律在商事行为中对弱势一方的特殊关照。保险合同的解释是在对合同条款产生争议后发生,其在事先对事后情形的考虑和预知难免不周全,故而有利解释原则的弹性条款就有了生存空间。有利解释原则地位重要,但在适用此原则时又必须详加注意其发挥作用的限定以及适用的程式。  相似文献   
8.
驰名商标司法认定有其内在的法理,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驰名商标司法认定的性质是一种司法证明;私法公法化是驰名商标司法认定的社会基础;分配的正义是驰名商标司法认定的内在要求;利益平衡机制是驰名商标司法认定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9.
一般人格权是人格权体系中的重要概念,对一般人格权的理解也是我国最近的人格权利法中的争议问题。笔者尝试在本文中对这些问题做出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使高校学生管理体制面临新考验。正确认识高校学生管理中的私法关系,保护学生权益,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法治化,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