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1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银行结算办法》和《票据法》的对比研究,指出了《票据法》实施后,我国银行结算方式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2.
中小企业融资难远古投资公司成立于1999年,公司成立后,经过大量的调研后发现含有“羊胎钛”元素的保健品市场很有前景,于是就组织人力和物力开始投入这种保健品的研制开发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公司经过了近4年的运作,产品研制出来了,但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间经济关系的日益密切,各固人民交往的频繁和资本的日益固际化,票据关系也越来越多地具有了国际性。因此,从国际私法的角度来讨论涉外票据关系问题显得日益重要。只有首先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正确的认识涉外票据,进而正确定位其独特的法律适用规则。  相似文献   
4.
5.
为推进非税收入票据管理电子化工作,在安徽省直高校开票端和省财政管理端之间,实现数据的及时传递,全面了解安徽省直高校的开票状况,减少核销的工作量,高校非税收入专用票据电子化管理平台项目被适时提出.在项目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系统的业务流程,功能进行梳理,提出该项目的整体解决方案,并采用visual Studio 2005作为开发环境,基于VB.net技术,使用Microsoft SQL 2000数据库实现了基于C/S架构的系统.系统包括收费、退费、票据管理、开票情况上报四大主要功能模块.目前,该系统已在安徽省近50所高校正式投入使用,实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6.
票据贴现是我国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的票据市场目前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从票据贴现市场的概念着手,说明我国票据贴现市场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当前我国票据贴现市场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同时分析了我国发展票据贴现市场的必要性,提出未来我国票据贴现市场发展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7.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既是银行业采取的优化资金配置方式,同时还增加了银行利润,同时为企业解决了融资途径,降低了融资成本,从而开展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金融机构逐渐增多,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成了各家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和利润增长点。各商业银行依法开具的银行承兑汇票,通过背书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等业务,既体现了银行承兑汇票的支付功能、融资功能、担保功能、流通功能,又能支持各行业经济的发展,完善我国的票据市场。同时存在的风险也日益增加,更有大量银行承兑汇票诈骗等刑事犯罪的发生,这些风险给银行、企业、社会、群众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伴随着信誉危机,也出现了大量的承兑汇票被拒付和不予贴现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鲍继新 《长沙大学学报》2007,21(1):25-26,28
我国中央银行发行票据是对资金流动性过剩的回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减少货币市场的资金供给、提高贷款成本,央行票据能够抑制那些严重依赖银行资金的行业过度投资,从而熨平经济的波动,保证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支票与汇票一样都属于委托证券,但是二者根本区别在于支票主要为支付工具,而不具备信用功能和融资功能。我国法律对支票的规定存在许多不足,尤其是空头支票的问题。本文拟对空头支票的问题进行一个简单的探讨,以促进法律规定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浅论应收票据的内部控制和核算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卞春景 《科技信息》2011,(5):398-398,420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票据已成为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如何对应收票据进行管理和核算也变的日益重要,本文就应收票据的内部控制和核算要点进行阐述。为广大财务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