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3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殷俊 《世界博览》2009,(18):31-33
重置国门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游行队伍的时候,不远处的中华门还在。中华门,明朝永乐年间建成,明称大明门,清朝改名大清门是明清皇城的第一道门,曾被称为“国门”。大明(清)门与天安门及天安门北的端门,构成皇城的三大中门,只有太后慈驾、皇帝乘舆、皇后大婚,方得以从这三座大门逐一通过。  相似文献   
2.
在晋阳高速路上看到了"皇城相府"的标牌。顺箭头所指下高速,在巍巍的两山之间行车十几分钟,边有一片宏伟壮观的宅邸映入眼帘,这就是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的拍摄地、官居清顺治和康熙来年感朝宰相的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的故居,被阳城人称为"皇城相府"的"午亭山村"。"午亭山村"位于阳城县北留乡中道庄,因陈廷敬号午亭而得名。相传陈廷鸡冠内在京城做官时,老母亲提出要到京城看看是什么样,  相似文献   
3.
4.
宋代皇城司名义上是皇帝的近卫组织,实际上却是中央秘密警察机构,是皇帝直接掌握的一支特殊侦缉队伍。皇城司的特务活动主要有秘密政治侦察、反间谍和其他情报治安行动。皇城司秘密警察是宋代封建专制主义空前发展的产物,是宋代最高统治者镇压反抗、排斥异己的工具。在中国古代秘密警察发展史上,宋代皇城司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宋代重兵所聚之地:北宋是京师开封和西北沿边地区,南宋为京师杭州和沿江、四川的北部地区。杭州在五代的吴越统治时期,有数万镇兵驻屯。归宋以后,镇兵改称厢兵,又陆续设置了弓手、禁军和土军。南宋定都杭州,逐渐增置了三衙诸军和皇城司兵。至南宋中期杭州驻屯的诸兵种合计约十三万余人,与北宋京师开封所屯兵力大体相当。本文系统考察了杭州诸兵种的设置、分布及其演变情况,从中可见宋代军事制度受制于国内外战争形势,体现了统治阶级意志,同时对宋国力的盛衰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里九外七皇城四 对于皇城城门历来说法不一。有"四门"之说和"六门"之说两种。因为如今皇城已不复存在,我们只能从古籍记载中寻找线索。明代编纂的《大明会典》中记载"皇城起大明门,长安左右门,历东安、西安、北安三门"。  相似文献   
7.
北京城市色调的演变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地区的大量民居的色调是由自然环境因素决定的,建筑材料基本是就地取材。随着封建统治的强化,建筑颜色打上了强烈的等级色彩,是一定历史时期内的文化产物。新中国建立后,对保持和继承北京城市的传统做了一定的尝试,以多种多样的建筑颜色取代单调的颜色。在强调色彩丰富的同时,城市的主色调开始以暖色调为主,同时也出现强烈的城市色调反差。北京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城市,其城市的基本色调,应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在新的大都市的规划中,应注意历史与现代的和谐统一、继承和发展的相互关联。  相似文献   
8.
隋唐长安城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也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伟、规划布局最为规范化的一座都城。其营建制度规划布局的特点是规模空前、创设皇城、三城层环、六坡利用、布局对称、街衢宽阔、坊里齐整、形制划一、渠水纵横、绿荫蔽城、郊环祀坛。都城的设计思想,既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的都城建筑制度,并借鉴了前代北魏洛阳城的建制,又有因地制宜依据实际地理条件的变通布局。象天设都,依据天象星辰位置布局都城中宫城、皇城与郭城众坊里,体现着天人合一与君权神授的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9.
大明门上换王旗 按照明朝人的理论,这座皇城一共有6座城门。明末太监刘若愚在自己的《酌中志》一书中提到皇城的正南门是大明门,这座城门可以算得上是明朝的“国门”,从门的命名上就非常不俗:以国号为名。  相似文献   
10.
北京明清皇城拥有590多年历史,具有极高的景观价值和文物价值,是中国古代帝都文化的完美体现,是一件举世独有的东方文化瑰宝.皇城不仅是北京人的骄傲,中国人的骄傲,它也应该是世界人民所共同拥有的宝贵文化遗产.申报皇城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众望所归,也是势所必然.但是如何进一步保护好皇城,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