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常永辉 《科技信息》2010,(18):I0366-I0366
一、浸淫疮历史渊源及解释 浸淫疮,是一种搔痒性湿疮。因该病发生常群集或密集成片,呈泛发性故称之为浸淫疮。引自《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描述此病症候云:"浅搔之曼延长不止,搔痒者,初如疥,搔之转生汁相连是也。"其病因多因风、湿、热客于肌肤而成。症见初起形如粟米,瘙痒剧烈,搔破流黄水,浸淫成片,常伴见大便秘结、尿赤、舌淡红,苔黄腻或厚腻,脉弦数等。治宜祛风清热,利湿为主。内可服龙胆泻肝汤或升麻消毒饮或消风散。外用黄连粉或青黛散敷之。相当于急性泛发性湿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通过大肠埃希菌致家兔蒙医未熟热期、成熟热期验证其症候.方法:14只家兔,模型组8只,对照组6只,模型组采用大肠埃希菌小脑延髓池注射法造模,对照组正常饮食和环境条件,两组连续测量体温、对照观察症候表现.结果:造模后体温迅速上升,约2h达高峰,高热持续约7h,9h后体温开始逐渐下降.发热过程中出现精神、活动量、发热寒战、被毛、呼吸频率、心跳、耳及耳部血管、眼、鼻、舌、进食进水量、尿色与气味、粪便颜色与软硬度等方面的规律性变化,个别还出现打喷嚏、抽动、鼻尖湿润等症候.其体温上升期的症候符合蒙医疫因性温病未熟热期表现,高热平台期症候符合蒙医疫因性温病成熟热期表现.结论:大肠埃希菌致家兔未熟热期、成熟热期模型符合蒙医疫因性温病病机变化特点,可作为蒙医未熟热期、成熟热期相关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4.
家庭的现代性症候--刘呐鸥、穆时英小说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在刘呐鸥和穆时英的小说中作为现代性症候呈现出独特的风貌。政治意识形态的介入和对两性关系的叙述促使了刘呐鸥和穆时英小说中家庭形象的变质与缺失。家庭对于理解刘呐鸥和穆时英小说的主旨,窥视现代性进程中的都市人的精神撕裂状态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5.
朱天文在台北都市空间、在所置身的社会文化语境中被不断形塑的过程,以及她的文化敏感与回应需要,成就了她的“末世”书写。本文分析《世纪末的华丽》在朱天文写作中的意义,以及《荒人手记》中的政治与诗学的复杂辩证,揭示其文化政治含义,也指出其写作有“文字乌托邦”的重复衍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从中国百年文学的图景中,抽选五位中国乡土经验的杰出书写者,做一次巡礼式的窥探,重现作家创作方式与其文学理想、审美情趣、经验认知、人性视镜的复杂关系,逼显中国乡土叙事的症候,标示穿透经验抵达人心的难度。一个顶尖的作家,应该穿越政治,文化、道德,身体的有限视域,全面地挖掘人性视境的丰富岩矿,用语言提纯一个时代穿透其心脏时全部的欢愉与痛楚,进而用自己的创作为一个时代作出心灵的证词。  相似文献   
7.
穿越小说是近来盛行的一个网络小说门类。穿越小说是现代女性穿越时空编织出来的女性生活、情感、事业的白日梦。本文从三方面分析了穿越小说所展现的现代女性心理的症候。一是容貌使现代女性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很多无奈;二是现代女性沉迷于穿越小说的虚拟世界中,逃遁现实情感的空洞乏味;三是现代女性自立自强追求事业的梦想,也在穿越小说中得到演绎。穿越小说给我们带来了现代女性的对美丽、对情感、对事业方面的思考,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8.
《定势》篇是理解《文心雕龙》全书的“关捩”。“势”的真正内涵是“势”的“症候、症状”说。“势”是文体的症候,它是由文章风格和文体风格所统一形成的,是由作者的创作个性和“体”也就是体裁所要求的语体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叶灵凤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在上海的一位作家,他的小说潜藏着梦幻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精神与物质等多方面的矛盾因素,最后总表现出与最初意愿相反的东西,这些未被言明的现象反映了作同当时部分青年内心共有的矛盾与彷徨,是变革时期社会动荡、思想驳杂的症候式表现。  相似文献   
10.
电影《色·戒》构成了2007年华人文化圈独特的艺术症候,其中蕴涵着许多含混、悖逆、反常、疑难的内容。它是李安在全球化时代利用景观社会生态展开的一场话语“突击”。一方面,他用“显在的”身体政治话语、后冷战话语、后殖民话语、欲望话语等表达了明晰的思想建构意向;另一方面,他又以“潜隐的”的“沉默”、“空白”与“沟壑”话语方式来规避和解构着某些不便言说的东西;其中彰显“人性”因素是他的话语“突击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