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5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0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4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今日科技》2015,(4):2-6
4月15日,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杭召开,大会表彰了为国家和我省科技创新与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这是我省科技界一年一度的盛事,也是科技创新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夏宝龙等出席并为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奖,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强讲话。省领导袁家军、赵一德参加会议。会议表彰了2014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第四批省特级专家。浙江大学的"粒子填充改性高分子复杂体系流变学及其应用"等291项成果分获省科学技术奖一二三等奖。李强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获奖单位和个人表示祝贺,向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问候和敬意。"创新浙江"微信公众号全文刊登了李强省长在大会上的讲话,本刊特此转发。  相似文献   
2.
以设计沟通“东方的心灵”与“西方的灵魂”,用“理性”的元素营造“感性”的生活,这就是BenQ不断创新和成长的秘诀。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历,一个甲子就是六十年。六十年前的哈佛大学博士张培刚,写出了他的世纪名篇《农业与工业化》,并因此成为全球华人经济学家中唯一获得威尔士奖者,这一奖项相当于今天的诺贝尔奖,因此张培刚也是迄今为止华人经济学家中获奖级别最高者。  相似文献   
4.
《科学世界》2008,(2):46-47
2008年1月8日,吴征镒院士登上了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这位92岁高龄的老人与植物打了一辈子交道,在他生命中的任何一个时期,都不曾放弃过对心爱之物的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胡作玄 《科学》2003,55(5):43-45
时至今日,诺贝尔奖无可争议地成为科学界的最高荣誉.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不妥之处,诺贝尔奖很少漏掉科学发展中的最重要人物.虽然爱因斯坦因光电效应而非相对论获奖,但他毕竟获奖了.十位发展量子物理的先驱人物也先后获奖.正是这些显赫人物使诺贝尔奖得到今天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6.
1月9日上午,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大会。会上颁发了2005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我省中国水稻所张慧廉研究员、浙江大学樊建人教授等代表获奖人员上台领奖。今年在国家科技奖的评审中加大了对自主创新成果的奖励力度。反映国家科技原始创新能力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的总数比去年增加了近40%。另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项目在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方面也都有明显的创新,产生了  相似文献   
7.
李伟 《世界科学》2004,(1):29-30
中国青年学者王磊因其在实验中成功地用人工方法扩充了生物体的遗传密码,获得美国《科学》杂志评出的2003年度“世界杰出青年科学家奖”。这一成果被学术界誉为“将来肯定会获得诺贝尔奖”的基础突破。同时被《科学》评出的5位区域奖荣得者中,中国学者陈清因其在感觉刺激和信号传导方面的新见解而获奖。 王磊是2003年度“世界杰出青年科学家奖”的惟一获得者,是继时松海之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时松海因其在大脑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于2001年获此大奖)。本刊在介绍王磊及5位区域奖获得者的同时,将王磊发表在《科学》上的“扩展遗传密码”一文摘译给读者,便于对其研究领域及应用前景所了解。  相似文献   
8.
不要哭,失败只是偶尔的错误,不要满足,成功只是瞬间的欢呼。当你从无数的失败和痛苦中走过来时,请不要气馁,成功,有时候只是"再试一试"。这句话,正是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科技社团宣传片中的一句口号。生活因科技而精彩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科技社团创建于2013年,是一个以科技为主题的创新型社团。社团本着培养学生们科技兴趣的宗旨,强调动手动脑,多实践,以多样化的形式开展各类活动,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  相似文献   
9.
10.
<正>在上一期的"筑梦青春"栏目中,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知力"全国专项奖和北京代表队的获奖项目。本期我们将继续为大家报道"知力"全国专项奖其他三个代表队。百合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甘肃代表队兰州市第一中学冯昱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