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6 毫秒
1.
浅谈中国画中的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画主要讲究“用笔”“用墨”,而“用笔”“用墨”的关键是用线。线是中国画主要的表现形式,也是中国画的笔墨语言。  相似文献   
2.
此卷画群山起伏,林木茂蔚,壑藏曲水,豁开清溪;两岸院落山居,路通岸径溪桥,境界深远。用笔沉着,峰峦浑厚,远近景物层次分明,山石皴法多以乾璺积累,林木间亦用淡墨乾擦,气韵葱蔚可观。  相似文献   
3.
詹金州,男,原籍江西波阳人,1942年生。自幼酷爱美术,1956年2月随兄长来景市拜师学艺。1958年5月进艺术专校学习绘画,1961年艺术专校毕业。擅长人物、山水,于1964年历经多位名人指点。练就了扎实的绘画功底。其绘画构图严谨、布局自然、主次分明、意境深远、笔触凝练、富有诗意。青年时期用笔精细,状写传神,笔料细腻,景物清秀;晚年时期作品豪放、粗犷、神  相似文献   
4.
中国画的美学范畴、审美理念、书画源流及其工具材料,使"用笔"具有审美、立意和造境的中国文化精神之内涵,决定了形式造型的象征原理及其法则方法,遂成为中国画的根本标志.  相似文献   
5.
对“用笔是中国书画的本体”论点进行了批驳,认为用笔只对传统中国书画技法具有本体意义,而不是中国书画的本体。中国书画的本体应是浸涵的中华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6.
对“用笔是中国书画的本体”论点进行了批驳,认为用笔只对传统中国书画技法具有本体意义,而不是中国书画的本体。中国书画的本体应是浸涵的中华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7.
白描,作为一种文学语言表现方式。在《受戒》中得到传承与发展。在传达白描语言的描形、写意、传神语言功能时。汪曾祺将绘画中的骨相比法融入其中,创造出一种简约、空白的语言诗学魅力,而平等视角又将白描对象置于温婉世情当中,体现抒情诗人的人间情怀。《受戒》语言更高的艺术成就在于白描对境界、氛围的营造,其中又深蕴着道家的审美观与语言观。  相似文献   
8.
李瑞 《晋中学院学报》2003,20(2):157-158
中国画主要讲究“用笔”“用墨” ,而“用笔”“用墨”的关键是用线。线是中国画主要的表现形式 ,也是中国画的笔墨语言  相似文献   
9.
虚实关系是国画写意技法的关键所在,能够反映出画家对绘画本体意识及综合能力。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以虚实处理方法来寻求艺术的表达形式,成为我们研习写意画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虚实关系在传统构图中的体现,就传统绘画重视虚实关系的原因,重新认识近代写意画中的虚实问题来阐述国画写意中的虚实关系。  相似文献   
10.
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徐渭以其极为个性化的狂草开启和引领了晚明"尚态"书风,把明代书法推向了新的高峰。徐渭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是因为其笔墨之中融入了"逆数"的因子,并通过加强书法线质疾涩对比、突出笔画纵向横向夸张对比、注重章法的散密与整体对比,最终形成了方圆兼济、纵横捭阖、狂放不羁的书法风貌,在中国书法史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