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经济布局的新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述了生态工业园区概念的理论背景 ,分析了生态工业园区的特征。在介绍切克托生态工业园区后 ,对生态工业园区规划与建设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涉及公众层面多、开发程度高而显得较为脆弱、但又以追求人和自然协调为主要目标的生态工业园区而言,公众参与更为重要.以上海市莘庄工业区为例,从公众角度分析生态工业区的建设对当地环境造成的影响,以便于针对性地提出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一、概况企业孵化器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它通过提供研发、生产、经营的场地,通讯、网络与办公等方面的共享设施,系统的培训和咨询政策、融资、法律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降低创业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基于绿色经济理论,提出生态工业园区绿色发展水平的内涵.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链建设及绿色管理4个方面综合考虑,建立了生态工业园区绿色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利用熵权系数法客观地确定指标权重.利用综合指数法进行园区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从中识别和分析开发区在“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生态工业园区企业循环共生博弈与激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工业因区是依据清洁生产要求,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因区.企业生态化共生是生态工业因区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多属于政府主导下建立起来的,园区企业之间存在着利益博弈和诚信风险,合作性弱,参与生态共生链网建设的动力不足。运用博弈论对自由市场和政府主导型上下游企业合作博弈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促进生态工业园区关联企业参与生态共生链网建设的关键路径是:(1)实现企业生态补偿制度,确保企业既得效益;(2)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企业互补合作;(3)实现优势资源整合创新,推进企业高级生态化共生。  相似文献   
6.
基于指标定义,结合上海青浦工业园区的实际计算,分析了《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中13个二级指标的有效性.着重分析了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综合能耗及其弹性系数以及中水回用率4个指标.分析结果对类似产业结构的工业园区的指标计算具有指导和参考作用,对《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中部分二级指标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工业园区大致划分为三代,第一代是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代是以高新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第三代是生态工业园区。  相似文献   
8.
中水是指生活优质杂排水经处理净化后达到《生活杂用水水指标》(CJ25.1-89),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因此,中水水质介于上水和下水之间,虽然不能饮用,但可以用于一些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场合。中水回用的对象包括市政杂用水、生活杂用水和工业用水,其中市政杂用水、生活杂用水包括绿化用水、冲洗用水和道路洒水等,应用面相对较广,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环境署确定2005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Green Citiesplan for the Planet!),为呼应这一主题,展示中国政府和人民创建绿色家园、营造和谐社会的决心与行动,鼓励公众参与,弘扬生态文明,繁荣环境文化,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该主题旨在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建设生态省、环保模范城、生态工业园区、绿色社区等环保实践活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家园。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是全国较早开始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省份,也是全国创办开发区较早的省份之一,但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方面比较滞后。该文通过分析目前福建省开发区建设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提出了福建省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