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组技术是将工程技术与管理技术集于一体的生产组织管理方法.运用成组技术可使小批生产获得接近于大批生产的经济效果.在运用成组技术时,对零件的分组方法有两类,以生产流程分析为基础的分组方法及以零件分类编码系统为依据的分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运用成组技术的目的对分组方法灵活应用.章以一个实际案例讨论了两种不同的分组方法,最后根据实际需求,采用了PFA方法进行分组.  相似文献   
2.
直接还原技术属非高炉制铁领域。是一种以铁精矿复合粘结剂球团为原料,经一步高温过程生产直接还原铁的工艺。由于没有传统钢铁生产流程矿石熔化为铁水、渗碳、然后再脱碳炼钢这个过程,碳耗低、CO2排放少,是一种短流程、低污染、节能降耗的冶金新工艺。我国自上世纪就着手进行非高炉冶炼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攀枝花钒钛磁铁共生矿富含铁、钒、钛、铬等有价金属,能否用直接还原技术将铁、钒、钛等资源同时回收是钒钛磁铁矿资源高值利用的重大技术问题。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方毅副总理组织科技人员进行了艰苦攻关并取得了大量成果。2000年以来,攀枝花市在非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研究过程中取得了重大突破,铁、钒、钛等有价元素回收产业化前景良好,资源综合利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今天,将攀枝花市非高炉直接还原技术阶段性工作概括地总结出来,希望各界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在介绍Arena仿真技术的同时,将Arena仿真技术引入到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建立炼钢工艺仿真模型,分析仿真模型的有效性以及子系统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改进施工生产能力的因素并不简单,涉及到的因素较多。基于Arena的施工管理有助于改善生产流程,提高生产率。  相似文献   
4.
生产计划是企业生产管理的起点和依据.本文分析了高频电阻焊钢管的生产流程和生产计划的特点,提出了钢管企业多阶段生产计划提前/拖期惩罚模型,并用实数编码遗传算法进行了求解及优化,得到生产计划的较优解.仿真结果表明,模型和算法是可行和高效的.求解方法在钢管实际生产计划编制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高级别管线钢精炼工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LF-VD、RH-LF和LF-RH三种精炼流程生产管线钢过程进行了系统取样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三种工艺均可生产高级别管线钢,但LF-RH流程可生产纯净度和洁净度更高的产品;不同精炼手段具有不同的精炼功能,但由于生产流程中相续精炼工序渣量和渣组成等的相互关联和制约,各精炼工序均会受到上下游精炼工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刨花板生产系统中的送板过程、翻板过程、锯边切割、堆垛并送出等生产工艺及生产流程的研究,以及对刨花板生产系统中电气控制系统的剖析,设计出基于PLC刨花板生产系统的电气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7.
8.
刘柳  樊琳 《科技资讯》2013,(27):141-141,14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航空制造业的竞争环境已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中国的航空制造业目前仍处于中低水平,即使是在中国投资的外资企业也同样面临效率低,生产周期长,产品合格率低的问题.精益生产作为一种新兴的生产组织管理方式在国外已经得到广泛的实践和应用.于是A企业希望通过精益生产来提高生产合格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以此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毛均泓 《华东科技》2010,(10):74-75
<正>随着电子封装技术的飞速发展,由于原材料种类的不断增加和生产流程的不断扩展,污染物的控制变成了一个极具挑战性工作。电子封装中的外来物失效分析一直以来都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连铸在钢铁流程中的重要作用,回顾了连铸技术在我国发展的曲折历程,扼要介绍了我国高效连铸系统技术、薄板坯连铸的技术进步,展望了连铸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