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0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口超载与环境退化的关系密不可分,对于地处喀斯特地区,且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贵州省而言,人口密度与人类活动强度是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及一系列环境退化的重要驱动因素.通过利用在GIS、RS技术手段支持下的地理空间数据,结合当地人口数据,对贵州省2000年至2010年近十年间环境退化的空间格局和变化进行了时空叠加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出近十年贵州省环境退化与人口超载的格局及变化趋势,并且通过深入的时空对比,发现研究区具有低等级退化主要由自然环境背景要素驱动、高等级退化主要由人口因素催生的环境演化分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关于沙漠化及其成因的见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漠化是当前世界干旱半干旱地区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它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沙漠化已严重影响到环境退化。沙漠化的成因有气候和人为经济活动双重因素,前者是主导因素,后者是激发因素,即干旱的气候是沙漠化的真正理论原因,人为的破坏行为是促使干旱气候形成的手段。为此,要大力控制人口,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治沙漠化。  相似文献   
3.
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反贫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经济地理学、经济生态学和社会生态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一体描述了经济贫困与生态脆弱的高相关性表现,提示了生态敏感地带与环境退化的深层动因,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反贫困的可操作性对策。  相似文献   
4.
生态恢复重建研究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2  
环境退化是世界各国普遍面的重要问题,并使得环境退化后的生态恢复重建成为当前各国重视的焦点和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讲座了生态恢复重建研究的形成与发展,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概况及特点,深入阐述了当前生态恢复重建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广东科技》2010,19(5):68-69
近期,华南植物园环境退化与生态恢复研究领域温达志、旷远文、孙芳芳、李炯等科研人员,针对珠江三角洲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酸沉降及重金属污染对森林群落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威胁等问题,以城市工业污染区和远郊相对清洁区的代表性森林生态系统为对象,借助树木年代学与年轮化学、根区土壤化学及稳定同位素化学等研究手段,探讨污染指示元素的年代变化、  相似文献   
6.
7.
长江上游干暖河谷冲的景观的发生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小流域的航片,土壤剖面,泥沙堆积与土地利用历史等详尽的综合对比分析,定量评价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冲沟发生演变的影响,在长江上游安宁河干暖河谷选择了两个代表性的冲沟,分别对其形状和土壤流失的体积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调查,测定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安宁河干暖河谷的冲沟侵蚀速率高达375吨/公顷/年。西昌地区数百年来景观持续演变,特别是20世纪中期人为强烈的不合理采伐森林,过度放牧和农业垦殖,造成了大量冲沟系统的形成和发展。采取以控制冲沟侵蚀为主的有效水土保持措施,对中国青藏高原东缘干旱河谷脆弱山地环境的生态恢复与重建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造成太原市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喀斯特生态环境的退化过程,从众多的土壤因子中揭示出典型的敏感因子(主成分)。同时,也为喀斯特环境的系统分类提供了新的依据。研究表明,主成分分析方法为探讨喀斯特环境退化过程提供了一个十分有效的数理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喀斯特生态环境的退化过程,从众多的土壤因子中揭示出典型的敏感因子。同时,也为喀斯特环境的系统分类提供了新的依据。研究表明,主成分分析方法,为探讨喀斯特环境退化过程提供了一个十分有效的数理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