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论语>中与"人"相连的词"爱"、"事"、"诲"等以及与"民"相连的词"教"、"由"、"使"等这一角度出发,得出"人"与"民"为不同阶级代名词的词语,进而论证"人"的内涵及对"人"所实施的教育的阶级性,"有教无类"也并非一视同仁.  相似文献   
2.
晚明关中大儒王徵一生喜读"奇书",善制"奇器",堪称"奇人",是儒学思想家、西学思想家、科技发明家、语言学家和翻译家,与著名的"天主教三柱石"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一起被合称为晚明"四贤"。王徵一生经历跌宕起伏,制器趣味、从政经历和宗教生活是贯穿于他一生各主要阶段的三条基本线索。王徵著述丰赡,今有《王徵全集》二十二卷行世。"畏天爱人",既是王徵宗教信仰的根基和道德规范的准则,也是王徵经世实践的尺度,又是贯穿其学术思想的主线。有理由认为,作为王徵"资心"之学精髓的"畏天爱人"思想,正是他全部著作及学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电话中,李继前的声音是整个“泉心国际”最完整的原声版,亲和而带有磁性。他对整个团队的同仁与“水”的理念特别推崇,而提及亲密爱人吴兴巧陪伴他一路走来的生活与事业成功法则,这个铁骨铮铮的男子汉似乎有点腼腆与害羞,“我真的觉得没有什么好说的,就让兴巧过来给你分享吧”。  相似文献   
4.
孔子是第一个提出“以德治国”的伟大思想家。孔子认为“仁”德是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目标,是推行“以德治国”的基础。孔子在鬼神迷信盛行的春秋时期,强调“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无人为大”的人本思想,第一次把人抬到鬼神之上,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个飞跃。推行“仁政”,天子、国君应率先修养个人道德,然后再以道德教化百姓。孔子主张德治为主,还必须辅之以刑法;“中庸之道”是以德治国的基本方法,也是人们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以礼让为国”,反对战争,主张国与国之间和平相处,这些都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12,(17):51-51
很多女人都认为自己足够了解男人,事实并非这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男人是世界上最会伪装的动物,他在表面上呈现给女人的形象,永远都不是真实的。再怎样亲密的爱人面前,男人都会带着一副"面具"。当然,这个"面具"并非全指贬意。大多数时候,他们伪装的动机只是为了搏得女人的好感,给她们留下一个好情人的印象。男人的内心世界,有一扇门,女人  相似文献   
6.
爱人,走了/爱人,走了 在那个秋风萧瑟的夜晚 当—— 当矿上传来你出事消息的那一刻起 我的心—— 我的心就像那无底的矿硐一样 被人掏空  相似文献   
7.
赵宁宁 《世界博览》2011,(14):66-67
潜在的情人在交友网站的货架上被满满堆放这些网站通过一系列数学公式和推导程序,揭秘人类大脑的欲望和需求,以解决男女配对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论语》中,孔子曾从各个角度对"仁"进行了论述,却只是些教人以为仁之方而已。于"仁"之明确定义,孔子却几乎不曾提及。文章分析认为,仁的本质乃至真至诚的自然情感。  相似文献   
9.
《论语》内容广泛,微言大义,其中"仁"的思想始终贯穿全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的内涵包括:孝悌为本,克己复礼,仁者爱人,为仁由己。  相似文献   
10.
说仁     
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内涵十分丰富。经过历代思想家的注解,它最终从一个关注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上升而为一个贯通天人的哲学范畴。爱人是孔子赋予仁的基本内涵。程颢以与物同体释仁。程颐反对以爱释仁,而以公论仁。谭嗣同解仁的形上之意为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