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5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12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5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7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艳丽 《科技信息》2007,(24):97-97,262
介绍天津塘沽滨海开发区一商住小区办公楼淤泥质粘土层土方开挖施工,开挖过后引起的支撑结构的变形以及支撑结构环梁拆除后所引起周围道路和建筑物的变形、开裂等注意事项和施工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岳永青 《甘肃科技》2005,21(1):54-55,72
针对人工挖孔桩施工中经常遇到的技术问题,如地下水、流沙、淤泥层、桩身砼浇筑等方面,列举分析了这些技术问题对人工挖孔桩的影响并提出了较为详细的处理方法。对场地受限制时如何保证施工进度也提出了有效的组织措施。  相似文献   
3.
Based on reviewing the problems in limnology and watershed sciences in meeting the national demand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ies and methodology, this paper proposed some challenging topics to the sciences, covering the process of lake evolution and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human impacts, in -lake nutrient cycling an biogeo-chemical process, the process and mechanisms of material flow in lake-watershed system, digital watershed and the modeling of the surface process of lake -watershed, and ecosystem health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lake-watershed.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经过水泥掺合处理的河道沉积淤泥作为路基填料的膨胀性能,对不同初始含水量(质量分数分别为90%,130%和170%)的淤泥经不同掺合比(按湿质量计分别为9%,11%和13%)的水泥处理后形成的多种不同的水泥土试样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初次膨胀试验及试样干燥三个月后重新浸水的二次膨胀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样的初次膨胀值很不显著,但二次浸水膨胀试验表明试样的总膨胀量有增大的趋势。试样的X射线衍射分析从矿物形成方面解释了水泥土膨胀性能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5.
结合某工程介绍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方法、施工中常遇见的问题和处理措施,对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湖泊扇三角洲的重要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湖泊扇三角洲作为重要的油气储集体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含油盆地中,文章在分析湖泊扇三角洲形成条件的基础上,指出扇三角洲发育前缘席状砂,阐述了湖泊三角洲的岩性,结构,沉积构造以及地球物理特性,建立了区域性沉积模式,研究表明,前缘席状砂是良好地油气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7.
东平湖轮虫群落与水质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报道了东平湖轮虫群落结构特征及数量的季节变动,并依据调查结果,采用“指示生物法”“生物指数法”和“R.Margalef多样性指数法”评价该糊水质状况及营养化程度,研究表明,轮虫对水体污染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东平湖水质属于寡污-β中污至β中污型,且各采样站水质污染程度有的差别。  相似文献   
8.
山丹湖环境水化学特征的主因子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因子分析法和相关的统计方法研究了山丹湖的富营养化特征,从原始数据的相关矩阵出发,提取了占总方差82%的两个主因子,并对主因子作出合理的解释,主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由氮营养化引起的污染是控制山丹湖营养化学特征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9.
韩震  金亚秋 《自然科学进展》2005,15(8):1000-1010
河口水体通常含沙量较高,悬浮泥沙影响淤泥质潮滩水边线信息提取的精度.以长江口九段沙淤泥质潮滩为试验区,提出用星载红外和微波多源两通道遥感数据进行水边线信息提取.试验分析表明,以星载反射红外数据为主,辅以热红外数据或微波数据组合,进行淤泥质潮滩水边线信息提取是十分有效的方法.最后,根据提取的长江口九段沙水边线信息,采用水边线高程遥感反演技术,对九段沙面积动态变迁进行了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10.
武汉市湖泊演变与合理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汉市湖泊是江汉湖群的一部分,属于浅水型湖泊。近50年来,湖泊面积和生态环境在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影响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该通过分析,揭示了在自然条件下,湖泊环境变化主要受气候和河流水位的影响;在人为因素中,主要是受圈垦和城市化的影响,而主导因素是人类活动。在湖泊的开发利用方面,本考虑到武汉市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确定湖泊的主导功能应以生态服务为主,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以实现湖泊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