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5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苍老的浮云》是残雪中期的作品,延续了其—贯压抑、不安的风格氛围营造,外在叙述者从每一个人物视角出发,无一例外地展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而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基本上都是病态的、处在不断挣扎突围的精神状态之中.该文侧重于小说女主人公虚汝华的视角,理解人物行动的情感动因.他们几乎都是被耗损的中心,在与外界人或物的消耗和对抗中,不安挣扎,突围反抗,进行着永不休止的“战争”,最终在失去人生意义、失去进取心的自我封闭中“自行消亡”.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暖对中国农业影响的历史借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中国历史现象出发,论证气候变暖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对不同气候条件下农业经济的变化情况下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计算中既考虑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潜力的影响,又考虑了气候变化对农业有效生产率的影响).将计算结果与中国历史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经济影响的历史史实进行比较,发现中国的气候温暖期农业生产条件良好,历史时期整个农业生产潜力对降水条件的变化敏感,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区.中国历史气候变化基本特征是单纯的气候小幅度波动对农业生产影响不大.中国气候温暖期水分条件也比现代优越.中国湿热同期的特点也是中国历史时期气温升高农业经济条件变好的根本原因.由此推测,中国农业经济系统,在全球变化条件下,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是稳定的,对降水变化更为敏感,中国未来发展中的水资源问题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3.
温暖的小刀     
马德 《青年科学》2010,(8):35-35
那年春天,我到了一所学校去考试。发卷子的时候,我发现靠近讲台的一个女生看起来怪怪的,左手藏在袖口里,遮遮掩掩的,不愿伸出来。监考老师也注意到了这个细节。我们想,她一定藏着什么秘密。  相似文献   
4.
《青年科学》2011,(12):32-33
冬天来了,柔弱的身体开始发出警报信号,面部紧绷、手脚冰凉、肠胃不适、静电辐射……都在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让我们一起奏响温暖三步曲吧!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寻求CO2排出削减和途径,作为探讨其排出机制的第一步,本文分部门地推算了我国从1980年到1996年的各种能源消费所引起的CO2排出量,结果表明,我国CO2排出的总量一直呈增加趋势。在分部门的CO2排出量中产业部门为最多,但增长率则是以能源转换部门为最快,在各类能源的CO2排出量中,煤炭起因的排出占绝大部分。  相似文献   
6.
作为政府和民众最直接、最有效的沟通桥梁,政府门户网甫一诞生,就担当起传递有效信息、提升服务价值的重任。不过,要想抛却高高在上的“衙门面孔”,进而打造一张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温暖笑脸,并非轻而易举之事,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创新形式、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7.
这本是一个温暖的行业,因为我们的核心是人,我们的准则是以人为本,我们的追求是非凡自由,我们谋取的是一起成功。但是在过去的行业混乱和事务冗杂中,我们很难感受到这一点。但2008年初的一场雪灾,让笔者深深体验到这份温暖。  相似文献   
8.
文章提出在新形势下,班级管理者要树立班级管理的科学观,即素质发展观、学生主体观、管理育人观和系统整体观。转换管理角色,由“冷酷的权威者”到“温暖的教育者”,是时代对班级管理提出的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温暖的北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忠孝 《世界科学》2005,(8):27-27,26
对北冰洋底沉积物所作的分析结果表明,距今7000万年前的北冰洋根本没有冰,年平均温度为15℃。这是对现今各种气象模型的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明清时期长江流域气侯的寒暖特征、旱涝状况、以及嘉陵江流域、洞庭湖区太和湖流域气候特的这三个方面来研究明清时期长江流域气象气候变迁。从而得出结论在过去的五百年间冷期分别出现在1450S——1550S、1600S——1720S和1840S——1880S,温暖时期出现在1550S——1580S和1720S——1820S;明清时期气候以寒冷为主,十七世纪最为寒冷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十九世纪次之;明清时期长江流域旱涝灾害的地域分布特性极强并且旱涝在时间上的分配也不均匀前期多旱后期多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