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4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诗总集误作别集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诗总集研究薄弱,存在的各种问题很多.有些总集,甚至还被误认作别集.现在列举十种这样的总集,逐一予以辨正.  相似文献   
2.
在有关清代诗歌研究的论著中,难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错误,需要我们尽可能地予以发现、指出和订正。对他人的论著是如此,对自己的论著更应当如此。现在即针对笔者自己的几种著作中已经发现的错误做一次集中的梳理,以免继续贻误后来的读者。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对二十世纪的清诗研究进行学术清理,为新世纪的清诗研究提供借鉴.文章把本世纪的清诗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对其间产生的九种经典性成果作了分析评价,提出目前存在的研究观念、研究结构与研究队伍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清诗总集一直受国内外学者关注,其研究状况表现在清诗总集总体概貌研究、清诗总集文献价值研究、清诗总集与诗学研究和清诗总集的整理及其它方面研究等方面,文章对此作了精细梳理。  相似文献   
5.
沈德潜是乾隆朝前期的诗坛领袖,他与同列康熙诗坛六大家的王士禛和赵执信都有交往。赵执信因与王士禛论诗不合,作《谈龙录》攻讦王氏诗学,王、赵之争成为影响清代诗坛的著名事件。沈德潜在评判王、赵之争上明显站在王士禛一边,但他在构建试图取代王士禛神韵说的诗学理论时,也吸收了赵执信《谈龙录》的一些观点。在王、赵之争的诗学背景下,辨析沈德潜与赵执信诗学观念的异同,有助于人们看清清代中期诗学和初期诗学的关联与流变。同时,沈德潜《清诗别裁集》是迄今最有影响的清诗选集,然此书于赵执信有定位不准、校勘不精、评注失实之弊,一并予以辨析。  相似文献   
6.
清代杭州诗人极多,但大都缺少研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现在就其中钱风纶和徐逢吉两家的某些相关问题,做较为详细、完整的探讨,并借以更正学术界的诸多舛误。  相似文献   
7.
清代杭州西溪诗词,无论从清代诗词还是地方诗词的角度,都很值得研究.现在就其中若干作家与作品做一些相关的考证工作,既可以解决具体的学术问题,也可以引起人们对整个西溪诗词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清代出现了众多诗歌流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士人难以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所以把很大精力用在著述上,希望通过诗文获得不朽。而在当世求名,才能更好地使其诗被众人认可,结集出版,或诗集被大量传抄,从而流传后世。各流派的形成和闻名,往往通过相聚酬唱、结社、文坛名公称赏帮助出诗集等几种方式。虽然诗派中诗人的成就,有时高下悬殊,但作为整体,它们为清诗的发展、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漳州师院学报》2021,(4):82-89
"以诗为性命"视域下考察清代诗人的诗歌创作,就会很清晰地发现:清代诗人往往将其诗歌创作视为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这意味着清代诗人对待诗歌创作,既表现出一种尽职尽责的真诚态度,又体现为一种尽心尽力的执着追求。应当肯定,清诗的繁荣与清人"以诗为性命"意识有着更为直接而重大的关联。正是在"以诗为性命"意识的推动之下,一方面由于清代诗人越来越重视诗集的编订与刊刻,从而保证了清诗创作的数量大而流布广;另一方面由于清代诗人举办集会越来越频繁,从而保证了清诗创作的质量高而受众多。  相似文献   
10.
清代杭州西溪诗词达到鼎盛.按照时间脉络,对吴本泰《西溪梵隐志》、西溪女子“蕉园诗社”、皇帝大臣诗歌等主要作家、作品进行梳理,可以了解清代西溪诗词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